非遗:湾里上坂关公灯的前世今生

2020-06-02 17:51 阅读
江财旅游s

上坂关公灯饰流行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上坂村以“板凳龙”闹元宵的传统民俗活动。元宵佳节,各地都有舞龙灯的习惯。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习俗。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上板村曹家自然村的龙独具一格,它做工精细,造型别致,称 “关公龙”。是为纪念关公而设置的彩灯。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坂关公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昌市湾里区文化馆、湾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获得上坂关公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源流

 

 

关公灯由祖辈传下来,距今有五百多年。它的来由传说有二:其一,曹操与关公私交很深,因关公曾被曹操俘获,曹操敬重关公的本领和为人,赐以黄金美女高官厚禄,以收买其心。但关公后来得知义兄刘备下落,便封金挂印不辞而别。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落荒华容道,遇关公提刀勒马挡道。关公念及前情,不顾与军师孔明立下的军令状,毅然放走曹操。曹操及其后代对关公感恩戴德,制作了“关公灯”。其二,有一年大旱,赤地千里,稻田龟裂,眼看收成无望,曹氏祖先带领族人到关帝庙求雨。第二天,天降大雨,禾苗得救,获得丰收,因此,曹氏家族扎此灯还愿,并将此灯取名为“关公灯”。

 

 

民俗内容

 

关公灯

关公灯做工精细,造型别致。整个灯身,由型如“丰”字头灯、尾灯和一条插着三盏多棱角大灯笼的板凳组成。当地人称一条板凳为一桥,桥数越多龙身越长。灯笼由每家每户居民制作,数目多达五百多个,灯笼越多,表明声势越大,一到正月十五就全部连接起来。

灯的制作要经过扎、糊、刻、绘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精细手工活,村里曹敦炎等人精擅此技。扎制时,以竹骨彩纸制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几十至上百余节木板活楔相连,也有用插销、铁链、绳索连接。各节板上有洞,洞里插入灯笼。灯笼上绘有花鸟等图形,并刻有“一年清吉”“四季平安” “花灯普照” “人财兴旺”等吉祥语,表达村民的良好祝愿。关公灯表演以庄重、热烈、气势磅礴而闻名。

表演习俗

曹村人表演此灯习俗虔诚无比,尤其是对撑龙头者要求严格,必须要先沐浴,身穿大红袍,而且要人品端正,身家清白,得到村人公认才有资格担任此项任务。

每年的元宵节,每户人家都自觉接上一桥,每一桥的开支都由自己负责,而龙头、龙尾则由村里负责。出灯时,龙头、龙尾由村里长老或有威望的村民撑持,前后、左右则有几个身强体壮的青年护灯。

表演时每节由一人扛着行走舞动,常以嬉水状翻滚、昂举、奔跑动作为主。因灯身较重,且采用插销作接头,作翻滚动作时摩擦力较大,甚至能听到互相挤压的吱吱声,故而表演时难度较大,舞动起来颇为费力,需要全体舞灯合作有序,和谐一致。

在出灯的整个过程中,有鼓乐相伴,出灯前打出“谯国上坂”的招牌,举引路,以表明曹村人世代不忘中原谯国祖根。

 

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文艺活动的不断丰富,上坂关公灯也陷入了困境,制作艺人队伍年龄严重老年化,其传承问题被提到了台面上。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湾里区区委区政府就配备了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上坂关公灯”的文字材料。为了抢救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种类,2006年成立了湾里区“曹氏关公灯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财政拨专款购置专用设备,对上坂关公灯的制作过程、工艺特点、灯具造型,舞灯技巧进行了专题拍摄、采访并制成完整影像资料。

 

如今,与上坂关公灯有关的非遗活动走进了南昌的一些小学校园和社区活动中心,越来越多的南昌市民开始关注这项有着500年历史的古老活动。

 

传承人风采

 

国家非遗传承人当起了防疫人

“舞龙灯的活动肯定是要取消的,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人聚在一起,病毒传播得更快”昨日,在湾里区罗亭镇关公灯板凳龙第十六代传人曹敦炎说道。

往年元宵节的前几天,是曹家人最忙的日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坂关公灯的传承地,村里的男丁们斋戒沐浴后,就开始忙着上山砍毛竹,制作关公灯,准备在元宵节这一天,进行国家级非遗文化上坂关公灯的展演活动。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曹家村民们主动放弃非遗关公灯传承表演的专项活动和宗亲团拜等节庆活动,放下了板灯,带着口罩、举起体温枪、套上红袖章,群防群控,抵御疫情,在村口的路上,村民的家中做起了防控疫情工作“达人”。在了解镇上防疫队伍缺人的消息,舞龙队170余名队员率先行动起来,主动报名,支援到交通卡点、宣传防控、代购物资、环境消杀等防疫一线,并自发号召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捐款万余元用于防疫抗疫工作中。目前,全村居民无人感染疫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