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平台 实现转型崛起 ——江西报业传媒集团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媒体格局与价值链条深刻变化,传媒产业经营面临着颠覆与变革的时代命题。放眼全局,经济新常态之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主的新经济正在快速崛起,赋予了传媒产业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势必推动传媒产业进行一场剧烈的迭代进化。可以说,传媒产业正处于经济结构重组、发展方式转变与增长动能调整的大转型期。
江西报业传媒集团站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上,把握新经济发展脉搏,坚定转型信心,持续探索实践,通过基础平台、支柱平台、创新平台三大平台一齐发力,推动传媒产业重塑、多元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逐步实现集团整体转型崛起。
重塑基础平台:在媒体大融合中变革传媒产业
1.横向整合,传统纸媒突出重围
集团按照“报、端、网、微、云”多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横向整合内部资源,推动所属传统纸媒实行全方位转型,向拥有报纸、微博、微信公号、视频直播等丰富形态的融媒体平台迭代升级。同时推动传统媒体在广告、发行等产业方面的转型发展,以融媒体经营思维主导产业变革,整合媒体资源,更新商业模式,调整经营策略。
2017年“报网融合”以后,信息日报借助中国江西网在新媒体上的技术优势,对网报及“两微一端”新媒体产品统一管理,推出信息日报客户端,各新媒体平台与网站PC端、报纸版面形成网报融媒体矩阵。在经营管理上进行重构,从网站抽调经营高管及中层干部,全面整合网站与报纸的经营,打通管理通道,形成经营合力。
报网横向融合成效显著,融媒体矩阵逐步壮大。目前信息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达190万,跻身江西主流新闻客户端,信息日报微博粉丝达到806万;信息日报新直播、信息日报小程序和信息日报手机网、企鹅号、头条号等上线,新媒体用户超过1000万。融合发展迅速提升了产业效益,融合后第二年,信息日报经营总收入超过1400万元,同比增长近30%,利润增长1000多万元。
2.纵向连接,融媒体平台布局“一张网”
2016年,集团自主研发省市县三级部署的聚合型媒体融合平台——赣鄱云。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重点,集团实行纵向连接,快速下沉,大力推进江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目前由赣鄱云承建的市县融媒体中心上线达70家,占据江西2/3的市场,将省市县媒体通过融合连成“一张网”,赣鄱云成为江西最大的“媒体云”。
融媒体的纵向拓展,释放了产业的增长空间。赣鄱云通过云端,为各市县统一提供中央厨房、传播平台、大数据等融合要素,提供人员培训、物理空间建设指导等服务,从而打造了传媒经济增长点。2019年赣鄱云经营收入达4000万元,有力地反哺推动媒体融合。在加速江西省县市区媒体融合步伐的同时,逐步完成了赣鄱云分端下沉布局,为将来拓展信息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奠定基础。
优化支柱平台: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多元产业
1.物业出租板块向园区转型
物业出租是集团运营最早、时间最长的多元产业,面对物业出租市场近年来供需关系变化不定、空置率居高不下的复杂局面,集团转变理念拓宽思路,实行物业出租联姻文创园区的模式,取得了资产收益与社会品牌的多重效益。
以“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项目为例,该园区所依托的物业资产是集团的办公大楼,长期对外零散出租。2015年集团启动文化产业园建设,与深圳华嵘集团合作成立运营公司,每年获得利润400余万元,日常维修管理费全部归零;集团按相关政策规定获得各类政府奖励、补贴近300万元,还获得园区运营公司的分红权。园区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广告产业园(省内首家)、省级科技孵化器、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省级众创空间等,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2.金融理财板块向文化产业投资转型
金融理财板块形成了投资、基金、文创“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对集团整体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阶段,集团在靠大联强、稳健经营的基础上,重点向“文化+金融”产业发力,实现创新发展金融板块与拉伸文化产业链条的双重效应。
集团文创公司主要从事文化产业领域内重大项目的战略投资,2016年7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西永遇乐文化影视有限公司,投资出品了多部优秀影视剧作品,其中大型古装历史剧《天下粮田》斩获第二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大浦东》登陆央视一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奔腾年代》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播出,文创公司已发展成为江西省最具影响力的影视投资公司。
3.地产板块向城市产业运营商转型
集团地产板块成功开发了“翰林世家”“中央公园”“阳明公馆”“枫丹白露”等多个住宅地产项目。2020年1月,在海南全力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之际,集团“东岸蓝湾”项目成功落地三亚,成为三亚中央消费区率先启动建设的重要项目。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运营管理的“下半场”,集团地产板块顺势而为,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会,逐步推进从住宅地产到城市产业运营的转型发展。以位于南昌市九龙湖片区的“玖珑文化创意谷”项目为例,集团致力于打造一个城市商业地产标杆,确定了教育、综合体等主要开发业态,强化区域功能,规划长期运营。
孵化创新平台:在动能调整中培育新兴产业
1.抢占入口培育“传媒+体育”产业
2017年集团通过全资与合资分别成立两家体育公司,发力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体育+”等领域。在体育赛事领域,一是创建以体育娱乐旅游为核心的IP赛事;二是携手知名市场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开发现有成熟的体育IP赛事。两家公司定位清晰、特色突出,同时渠道互通、资源互用,最终实现集团收益最大化。
为培育产业快速做大,集团通过创新突破,为体育公司量身定制孵化机制,整合集团内部的人力、媒体、品牌等资源,予以最大限度的扶持。三年来,产业培育效果初步显现,集团全资控股的体育公司营收逐年增长,自主IP赛事“千里跑赣鄱”江西省秀美乡村马拉松联赛,是江西首个国家级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重大项目、中国首个省级马拉松联赛,也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乡村马拉松赛事,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
2.跨界融合打造“传媒+地铁”产业
地铁沿线向来是城市的黄金经济线,地铁传媒则是户外媒体广告细分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南昌市地铁建设的全面铺开,江西报业传媒集团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和产业基础,进军地铁传媒市场,培育“传媒+地铁”产业板块。2015年,集团成功竞得南昌地铁1号线广告经营权,成为全国第二家经营地铁广告的省级党报集团。在此基础上,2018年集团所属江报地铁文化公司与南昌轨道资产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取得了南昌地铁2号线广告8年的经营权。由此,“传媒+地铁”板块逐步奠定了区域户外媒体的龙头地位。不仅如此,集团调整经营模式,与地方轨道集团合资经营,推动“传媒+地铁”产业的跨界融合更加深入紧密,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3.积极探索传媒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产业
以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为传媒产业转型带来更多可能性。集团加快对接新技术产业的步伐,积极探索传媒产业的新蓝海。一是内部创新,发力大数据、“VR+”、舆情监测等产业,例如在“VR+”方面,江南都市报试水VR+电影,创作开发《蓝海雄风》等VR电影,新参考传媒推出“赣鄱红云”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二是外部联强,集团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华为核心技术与集团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共同发力5G、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与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围绕基础通信业务、江西党建云平台、江西云呼叫产业基地等12个项目开展合作,推动传媒与信息技术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