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的可能不是“真金”!中国珠宝、老庙黄金抽检不合格

2021-04-01 12:13 阅读
金华市场监管、中国消费者报

部分商家产品来路不正,冒充正规厂家的大品牌进行销售

 

无论是投资、馈赠还是家传

黄金一直备受人们追捧

近些年来黄金的需求稳步增长

购买黄金饰品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你购买的黄金饰品

是货真价实的“真金”吗?

近日,浙江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流通领域黄金饰品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80批次,35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达43.75%。

1批次产品涉及纯度不合格

34批次产品涉及标识不合格

不合格产品涉及标题品牌有:金六福、周六福、老庙、中国珠宝等

黄金饰品标识是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消费知情权的重要来源,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其有明确要求,包含印记、标签和其他标识物等部分。

印记不合格主要是印记与标签不一致、印记不清晰、缺少厂家代号或纯度等信息。标签不合格主要是无饰品名称、名称不规范、未注明材料或纯度、缺少产品标准编号或产品标准编号与该产品不相关、缺少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的名称等。在其他标识物或标签上缺少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的地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必要的中文警示说明等需标注的信息。

不合格名单

合格名单

不合格原因

缺乏重要性认识

商家和营业员普遍对标识和标准要求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要素都不清楚。

缺乏安全风险意识

黄金设计缺陷或佩戴不当都有可能给佩戴者带来伤害,因此将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通过产品说明书等方式告诉消费者,非常重要。

缺乏验货手段

绝大多数商家包括部分品牌店都缺乏必要的进货检验手段,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极容易被上游不良商家欺骗,继而给普通消费者造成损失。

涉嫌故意违法

部分商家因产品来路不正或进货渠道存疑将私下回收的产品经过简单再加工后,冒充正规厂家的大品牌进行销售。

标一口价赚取利润

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对比较讲究工艺的硬金、K金饰品故意不按“克”计价,而直接标一口价。客观上增加了消费者潜在的购买风险和后续维权处置成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