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脊椎动物997种、野生高等植物5117种,江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联合在彭泽举办江西省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江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展开研讨,此次研讨主题是“呵护自然 人人有责”。目前,全省现有记录的野生脊椎动物997种,野生高等植物5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4种,一级保护植物9种。
▲江西省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之研讨会。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展望、鄱阳湖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生物多样性成就了庐山世界名山地位、打造天地一天化监测平台、江西野生鸟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赣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河流健康评估研究等方面,围绕“呵护自然 人人有责”主题,呼吁全社会同心协力,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郁郁葱葱凯瑞生态农业示范园。摄影∣邓小勇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生态文明和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等政策法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进校园,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行动、湿地保护和“绿盾”自然保护地行动等,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全社会关注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截至去年底,全省林地和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全省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547处,构建了以武夷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九岭山脉、鄱阳湖湿地等为重点区域的自然生态保护网络,有效保护全省50%以上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珍稀极危物种蓝冠噪鹛种群数量从实施保护前的5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200余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梅花鹿种群数量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60只,增加到现在的400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