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拐走”12个孩子 南昌新建区第二幼儿园防拐测试惊呆家长

2021-12-23 19:20 阅读
江西晨报

在短短20分钟内,两名“诱拐犯”仅凭一把糖果、一个玩具以及一句“坐小火车去摘橙子”,就将12名儿童从幼儿园内“拐”了出来。昨日上午,南昌市新建区第二幼儿园联合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的民警进行了一场防拐测试,孩子们毫无防备的表现让家长们直呼“没想到”。

20211222A501.jpg

▲“诱拐犯”用棒棒糖赢得孩子的信任。

20211222A502.jpg

▲孩子们在“诱拐犯”的带领下走出幼儿园。

测试

12名幼儿被“拐”出校门

昨日9时许,新建区第二幼儿园的12名小班、中班的孩子和往日一样,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玩游戏。“老师有点事要走开一下,你们待在操场上玩,千万不要离开。”听到老师的话后,孩子们继续在操场上玩耍。

老师离开几分钟后,一名身穿黑色便服的女警扮演的“诱拐犯”拿着几根棒棒糖来到操场,她拉住一名小女孩,说:“你刚刚游戏玩得真好,奖励你一根棒棒糖,好不好?”看着陌生的黑衣女子,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接过了棒棒糖,开心地说:“谢谢阿姨!”

随后,另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民警扮演的“诱拐犯”来到操场。两名“诱拐犯”以“有糖和小面包在外面”“坐小火车去摘橙子”等诱惑孩子们。一听到有吃的,还有玩的,在操场上玩耍的小朋友陆续跟着“诱拐犯”来到校门外。仅20分钟,12名孩子全部被“诱拐犯”们“拐”出校门。

大多数孩子对于离开校园并没有产生疑惑,而是兴奋地问:“什么时候去摘橙子?”“到哪里去坐小火车?”

“真是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就被拐走了。”在教室里观看防拐测试的家长们都对这一结果感到意外,看到自家孩子如此轻松地就跟陌生人走了,个个哭笑不得。扮演“诱拐犯”的民警也表示,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孩子们“拐”出了校园。

忧心

年幼孩子难以抵挡诱惑

“她长得好看,还有糖。”在被妈妈问到为何跟着黑衣阿姨走时,豆豆(化名)小朋友说,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出去拿棒棒糖,她也跟了过去。

有一名孩子相对谨慎一些,面对棒棒糖的诱惑,依然待在操场上,并对黑衣叔叔和黑衣阿姨说“我不想出学校”“可不可以在学校里玩?”但看到小伙伴们一一离开,她最终还是跟了过去。

这场测试的结果令家长始料未及,更给家长们上了一课:年幼的孩子比父母想的更易被骗,一听到有好玩的,可以出去玩,不用人带就自己跑了出去。不少家长感慨,经过这场防拐测试才知道,虽然教育过孩子不能乱走、不要相信陌生人,但如果有人伪装身份,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加以诱惑,孩子会将父母、老师的话忘在脑后。

记者了解到,参加测试的孩子年龄为3~5岁,其中多数孩子能熟练地背出父母的手机号。但被问到若被陌生人带走了或是走丢了该怎么办,许多孩子只能想到找父母和老师。

呼吁

防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现实中,幼儿园的孩子真的会这么容易被陌生人拐走吗?

据介绍,今年我省上千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完成校园安防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改造工作,陌生人想要进入学校已是不易,在校园内拐走儿童更是难事。

但是,在校园外,儿童的防拐防骗防走失教育和措施仍是当今家长们需重视的事情。“防骗、防走失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长堎派出所社区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辖区内每年都会接到数起孩子走失的报警,虽然未发生被拐案件,所有走失的孩子最终都顺利找回,但家长们还是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孩子适当看一些相关的电视、纪录片,参加户外实践活动,锻炼独立、自主等能力,提高辨别力。”

新建区第二幼儿园安全干事熊妹表示,学校会加强对幼儿们的安全教育,通过做游戏、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更能理解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提醒

发现孩子不见立刻报警

近日,电影《亲爱的》人物原型之一孙海洋夫妇找到了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民警调查发现,孙孙卓是被犯罪嫌疑人吴某龙用糖果拐走的。同一时间找回的失踪14年的符建涛,当初也是被犯罪嫌疑人吴某龙用小狗诱拐的。从十几年前的糖果哄骗、小狗引诱,到现在的冒充熟人、乔装成工作人员……层出不穷的拐卖骗术让人防不胜防,近年来,儿童被拐走失事件仍不时在各地发生。

防拐防骗防走失,是一堂关乎生命、关乎一生的课。南昌警方建议,家长平时可以通过益智游戏、实践教育等方法,让孩子牢记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等防拐防骗知识,并让孩子牢记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和手机号。但同时要跟孩子强调,这些信息只可以在走失后告诉警察,不能轻易告诉陌生人,避免被陌生人“套取信息,伪装熟人”将孩子骗走。

“若发现孩子不见,可以立刻报警,不要等24小时后再报警。”南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打拐民警杨敏表示,警方接到报警后,会根据孩子的样貌特征、走失地点迅速动员周边警力寻找,并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以失踪地为中心,向一定范围内的群众推送失踪儿童信息,多渠道寻找孩子的踪迹。

汤依萌 晨报首席记者 饶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