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GDP零增长 蚌埠为何“崩不住”了

2022-01-24 10:48 阅读
天目新闻

  蚌埠住了,一句谐音梗“崩不住了”,让安徽蚌埠成功在2021年出圈,与芜湖(呜呼,起飞)一起被网友称为安徽两大抽象城市。

  不成想,刚到2022年,蚌埠真的“崩不住”了。近日蚌埠市政府官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蚌埠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年初计划目标为8.5%,全年完成0%。

  身处经济发展迅猛的长三角,蚌埠却在2021年零增长。蚌埠的情况也引起了安徽省层面的极大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到蚌埠市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郑栅洁指出,蚌埠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图源:《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从“蚌老二”到“蚌小七”

  蚌埠经济增速连年滑落

  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正是2021年底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所在的区域,而与蚌埠结对合作帮扶的,正是浙江宁波。

  蚌埠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百余年前,因为津浦铁路通车,中外客商来到这个小渔村开设工厂。

  1947年1月1日蚌埠设市,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蚌埠坐落在淮河之滨,是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产业基础雄厚,是安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全国第一台缝纫机、第一台电视机都是“蚌埠造”。

蚌埠东站原名长淮卫站,始建于1909年 图源:蚌埠新闻网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蚌埠工业实施“加轻减重”战略,形成以轻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蚌埠当时的工业总量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合肥,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出现了蚌埠卷烟厂、蚌埠酒厂、蚌埠火柴厂、蚌埠团结肥皂厂等在全国都有名气的企业。

  过去的历史,奠定了蚌埠辉煌底色,也带来“合(肥)老大、蚌老二”的工业荣光。

  进入新世纪,蚌埠在发展中逐渐掉队,GDP总量时常在安徽16市中排名第七,许多当地人将蚌埠市称为“蚌小七”。

  到了2021年,蚌埠连安徽第七的位置也保不住了。2021年前三季度,蚌埠又被宿州超过,掉至第8位,被宿州超越,经济增速也降至0.2%。

  跳出安徽,放眼整个长三角,蚌埠的增速也是垫底的。2021年上半年,蚌埠市位列沪苏浙皖40城增速最后一名,名义增长率仅为8.29%,也是40个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超过10%的。

  事实上,蚌埠的疲软并不只在2021年。天目新闻查询发现,近些年,蚌埠的经济增速一直在向下滑落。2017年GDP增速为9.1%,2018年GDP增速为8.5%,2019年GDP增速为5.1%,2020年,增速为3%。

  蚌埠发改委回复网友担忧

  蚌埠正处于转型升级、负重前行时期

  蚌埠经济的失速,居住在本市的居民感受最深,也最为焦急。

  天目新闻查询发现,2021年下半年,多位市民在当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蚌埠经济发展掉队,被宿州赶超一事。

  其中一条“上半年蚌埠GDP下滑至全省第八,蚌埠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获得蚌埠发改委的回复。回复中,蚌埠发改委解释了蚌埠经济发展迟缓的主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一是受退市进园重点企业产能尚未完全恢复影响,如中粮燃料酒精、天润化工、八一化工3户企业预计全年产值较去年减少40亿元。二是受环保督察影响,丰原年产50万吨乳酸、热电联产项目停工,计划新开工的生物基第二模块项目推进缓慢。三是过去一段时间过分重视城市建设,放松了工业发展,致使工业项目落地少,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造成巨大挑战。主观方面,国家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质量,我市受其影响较大。

蚌埠发改委回应网友关切 图源:蚌埠市人民政府官网

  蚌埠发改委表示,蚌埠正处于转型升级、负重前行时期。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产业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工业作为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抓手”,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成立3个招商总队、21个小分队对外招商,全力推动更多大企业、大项目在蚌落地,不断充实发展动能,促进蚌埠经济尽快企稳回升、持续健康发展。

  不只是居民和政府关注到了蚌埠的情况,安徽本地的专家,也关注着蚌埠现象。

  1月23日,据安徽网报道,“其实不光是这几年,蚌埠市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就没有特别大的发展起色,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现象。”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表示,蚌埠市近年来围绕硅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两大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但是作为曾经的工业重镇,制造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省委书记提要求后

  蚌埠市委连开两场会议谋发展

  “蚌埠市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1月17日晚上,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来到蚌埠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道。

  郑栅洁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意识,以奋起直追的志气勇气、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尽职,迎难而上,跨越发展。

  1月20日晚,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一闭幕,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就赶回蚌埠,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据蚌埠日报报道,与会市领导围绕省委书记郑栅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工作,谈认识、说体会、话形势、谋发展,认真思考蚌埠下一步发展思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互动交流至深夜。

1月21日,蚌埠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图源:蚌埠发布

  1月21日,蚌埠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安徽省“两会”特别是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蚌埠代表团讲话精神,认清形势,直面问题,鼓足干劲,加快发展,为今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以坚定的决心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翻身仗。

  从市委常委会会议到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一连两天的会议上,蚌埠市领导认真思考蚌埠下一步发展思路。黄晓武强调,要看到经济指标上的差距,更要深层次地看到指标背后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着力破解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实现加速起跳、跨越发展、奋力赶超,让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再现新辉煌”。

  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蚌埠代表团代表也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蚌埠新闻网报道称,代表们在审议中提到最多的是发展,在议案建议中关注最多的也是发展。

  据报道,有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当中,认为要抢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机遇,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平台建设、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也有的提出《关于加快生物基新材料发展,打造蚌埠产业品牌的议案》,希望支持蚌埠省生物基新材料重大基地创建,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有代表提出《关于借长三角一体化契机,推动蚌埠更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建议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城市机制,在推动沪苏浙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优势与皖北腹地和资源优势深度融合,激发皖北城市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