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告诫侄儿:自满是进步最大的障碍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革命年代,无论是生死关头的绝笔还是战斗间隙的家信,都满载着骨肉亲情和家国大义,句句深情、字字入心。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董必武曾写信告诫家中侄儿:自满是进步最大的障碍。

1950年2月13日,董良新、董良埙写给董必武的的信中提到他们对董必武介绍的工作不满意,希望董必武能为他们另觅工作。董必武在信中对他们“个人吃苦不惜,只求得到点劳动的报酬品”的观念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两年后董良新在思想观念上已经有了不小的转变,董必武为此感到高兴。这是1952年5月28日董必武写给堂侄董良新的信,董必武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良新时在湖北省茶叶公司工作。
良新侄:
五月十三日信收到了。你想来京看看我们,这意思是可感的,但你已有一定的工作岗位,三反运动后业务工作必定很紧张,我们伯侄单纯为一次见面而担(耽)搁工作是不好的,还是把这个念头扔掉,好好作(做)革命工作吧!你“能将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有勇气争取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几句话很好,就照着这样干吧!党在考验你言行一致后,一定会吸收你成为党员的。你在三反运动中党已看出你的积极性提拔你做了一些负责任的工作,你自己也学习了一些东西,千万不要自满,继续努力在团和党领导下工作着学习着,就会不断地进步。自满是进步最大的障碍。你母亲身体不健,年龄已高,仍想学习前进,我们不仅很高兴,而且很佩服她。她写给你的信很好,学习有进步,慢慢帮助她看浅近的报纸,使她也能注意世界上劳动人民的消息,不专想个人或一家的事,她的心胸就逐渐广大了。我们的像(相)片都是以前照的,清出三张寄给你收存。
专此。
问候你母亲和你都好!
你母亲给你的信仍寄还。
伯父、伯母字
五月廿八日
(这封信中提到的“三反运动”指的是1951年底开始,在党政机关、军队、国营企业中展开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该运动在1952年秋结束。也是在1952年,政务院颁布了由董必武参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专门性的廉政法律。)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于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清贫的教师家中。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总结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对比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经验,从中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列宁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
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同志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董必武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
1928年,董必武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董必武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编辑:黄文静 审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