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守千年遗存 赋文物新生(视频|图)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吴晓燕报道:第三件国宝藏品——明代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收藏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它见证了永乐时期官窑瓷器的烧造历史。与前两件不同的是,这第三件并不是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同类完整器物,而是由考古发掘出土的破碎瓷片,拼合修复得来的。
这件器物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修复的数千件古陶瓷的其中一件,每一件古陶瓷斑驳的裂纹背后,都是景德镇古陶瓷修复者的专业和辛勤。
万里挑一追根溯源
九月下旬的一天,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拼对修复室里,十几个宣德黄釉器物底部已经拼合成功。修复师邹福安在成千上万黄釉瓷片中,找寻它们曾经的那部分。
这些黄釉碎片出土于1988年,上万块黄釉瓷器碎片在御窑厂被发掘出土,而邹福安的工作就是“万里挑一”,在这成千上万片的碎片中找到属于它们各自的家,最后拼对成完整的器物。
“御窑遗址出土的这些碎片,对当时的景德镇来说,就是废品,但对于现在来说,那就是珍贵的历史。我的责任就是找到它,还原它。”邹福安如是说。
“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方法,是由著名陶瓷考古专家、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刘新园先生所创建的,至今还在使用,同时被各大窑厂考古工作者采用。刘新园因为早年发现这些器物能够修复之后,就把出土器物按照它的地层、器型、釉色、纹饰进行分类,这样就能把同一个品类的器物集中在一起进行拼合。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余年,在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四十余次,出土瓷片数10吨,用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方法修复官窑器物数百件,其中不乏传世孤品,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都不见收藏。
二次修复追求完美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古陶瓷修复室内,4名修复师在这里认真工作。80后的古陶瓷修复工作者郝国江说,他们的工作是逐步对馆藏的器物进行二次修复:随着古陶瓷修复材料的更新、修复技术的提升,许多以前修复过的古陶瓷断面及补配假体有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需要对这些古陶瓷进行拆解并修复。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修复好的古陶瓷,青花镂空方胜纹绣墩、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素三彩鸭形香薰……每一件文物上,都可清晰地看到,修复后保留的破碎痕迹,这些裂纹仿佛像一张嘴,想要穿破历史的云雾,把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修复部主任江小民告诉记者,古陶瓷修复可分为考古修复和展陈修复。考古修复一般来说只是对器物进行粘接及器型复原,不对缺失部分的纹饰进行补绘,缺失部分颜色有异于器物本体颜色。展陈修复,更符合当下展览的需求,会对缺失纹饰进行补绘。颜色做得更接近,达到远看相似、近看有别的效果。
借助科技文物新生
郝国江还介绍,一般修复窑址出土陶瓷类文物,同品类器物拼对复原件较多时,选择完整度达到90%以上的器物进行修复。但是也有一些个例,有些器物出土量极少且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极高的,比如永乐青花压手杯、绿地酱彩云龙纹盘子,残片非常少,有的只达到20%--40%,这种孤品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信息和研究价值。那么,就对它进行保护性修复。对缺失的部位不进行大面积补配,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它进行三维扫描、建模,甚至可以通过电脑对它进行虚拟复原。
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越来越注重文物的保护,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助力保护文物。目前,还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进行合作,通过课题研究,主攻碎瓷片拼接和纹理修复,利用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目前已通过可行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表达、艺术化呈现,在创新利用中延续中华文脉,实现文物的“重生”。
除此之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还建成全球首个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把古瓷片制作成物理和数字形态的基因样本,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唤醒那些曾经沉睡在地下的文明记忆。
江小民说,我们修复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历史,当一代代考古人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陶瓷碎片,粘贴在一起,让它们重获新生,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来,为今天的文明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