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这十年】大力推进改革攻坚 全面释放发展活力

2022-10-14 21:14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邵文艳报道:10月14日,“景德镇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在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市委深改委(组)先后安排1130多项改革任务,推动全市改革从破冰启程、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纵深挺进,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亮点纷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氛围日益浓厚、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发布会现场(邵文艳摄)

  这十年,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国家级试点示范的突破带动作用。景德镇坚持试点先行,分类分层推进,积极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景德镇改革品牌。特别是抢抓国家试验区获批的千载机遇,以国家试验区统筹推进全市改革,积极加强与部委沟通汇报,推进政策研究对接,成功争取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全国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利用试点、全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全国“区块链+版权”试点、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市、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国家禁毒示范市等30多项改革国家级试点示范,充分放大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

  这十年,以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激发发展活力。景德镇坚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谋划推出了一大批关键性、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啃下了很多“硬骨头”,攻克了很多难关。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推行“企业安静期”“超时默许制”“告知承诺制”“首违轻微免罚”等创新举措,推广“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改革,赢得了广大经营主体、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突出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体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基础性改革,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实施“管委会+平台”的推进机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重组国控、陶文旅、景陶集团,改造城投集团,转型黑猫集团,以优势增量盘活存量。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升发展能级,完成了昌南新区改革,解决规划、项目、管理等碎片化问题;组建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提升陶瓷全产业链科研水平;组建景德镇新闻传媒集团,推进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采编经营“两分开”等改革。用改革思维和办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构建全要素、多业态、高质量的“陶瓷经济”生态链。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主攻先进陶瓷“新赛道”,明确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的“2+4”重点应用领域,打造以“一室三中心”为主体的先进陶瓷创新研究院集群。

发布会现场(邵文艳摄)

  这十年,以改革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景德镇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全覆盖,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配套改革协调推进。深化环境治理改革,全市水质指数排名保持在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全省第一;打好环卫一体化和园林市场化改革、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助力景德镇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荣誉。

  这十年,以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景德镇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业农村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实现空壳村全部清零。探索“三个三”乡村振兴模式,打造了马鞍岭村、高岭·中国村、进坑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这十年,以改革推进法治建设,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景德镇聚焦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更加彰显,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加快地方立法,出台《景德镇市立法条例》《市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法机关政治建设和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积极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国合格城市”,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执行信访案件化解率100%。创新建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机制,构建了纵向指导管理、横向沟通合作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优化审判、检察职权配置改革,挂牌成立全国第三家非省会城市的“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设立全国第一家面向特定行业的“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

  这十年,以改革推进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景德镇聚焦解决老百姓反映集中、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理顺体制机制,打通中梗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进公交一体化改革攻坚,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推进“景乐一体化”,打造“半小时经济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革教育评价、督导制度,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双减”,教育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分级诊疗改革,社区嵌入式养老实现市区、县城全覆盖。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劳动关系、就业、社保等“一揽子”公共服务下沉。创新推出“出生一件事·免费一链办”举措,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不跑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夜珠山”消费带、陶阳里御窑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老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探索和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新平台,“小巷讲堂”宣讲机制,被中央改革办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落户全国首个“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带动就业、促进增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这十年,以改革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景德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以干部创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以强化基层党建改革,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景漂服务模式”收录《中国制度面对面》,成为中宣部向全国推广的5个改革案例之一。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开展政治谈话、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机制,规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机制,持续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用户点评
    发表自己的观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