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总工会:以奋斗之势 展最美姿态
今年8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邹震在赣州调研工会改革创新工作时,充分肯定赣州工会工作“思想政治引领有特色、服务职工举措有亮点、产改工作有成效、维权服务有创新”。
这一评价的背后,凝结着全市各级工会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五年砥砺奋进,五年硕果累累。全市各级工会坚定政治方向,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深化改革,叫响做实了“助力双‘一号工程’工会在行动”专项行动、“工会+N”多元化解模式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多项工作在全省站前列、在全国有影响。赣州市总工会先后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2项,获得全省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10项。
不负韶华,干就“赣”好。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以来,全市广大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和忘我的拼搏奉献,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创新创造的火热实践,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2021年“五一”前夕,赣州市总工会组织千名劳模和职工代表摄制主题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展现广大劳动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全网总点击量300余万次。
赣州市总工会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办法》,推动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全市组建20余支“赣鄱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200余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充分用好赣南丰富红色资源和工运资源,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引导职工群众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精心组织开展全市职工运动会、职工网上艺术节、书画摄影大赛、主题阅读活动等职工文体活动310余场,参与职工70余万人次。广泛组织职工参与“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职工线上运动会等网上活动,线上参与职工累计150余万人次。
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2021年4月30日,中宣部、全国总工会评选出2021年“最美职工”,全国仅10名先进职工获此殊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温小珍名列其中。
纵深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产业工人素质提高、地位提升。图为温小珍荣获2021年全国“最美职工”称号。
从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成长为手动成型压制操作能手,温小珍是赣州产业工人以奋斗之势展最美之姿的生动缩影。而这一精彩蝶变,离不开全市各级工会努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五年来,赣州市推荐评选表彰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33人,五一劳动奖状143个、奖章414人,工人先锋号222个,赣州工匠40人。同时,成立赣州市劳模协会和19个县级劳模协会,命名首批6家赣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开展职工(劳模)疗休养活动3200余人次,深入组织开展劳模事迹宣传宣讲,让广大职工崇尚劳动、争当劳模的思想行动更加自觉。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全市各级工会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素质,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每年举办十项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连续2年承办全省“天工杯”示范性技能大赛,引领和推动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蓬勃开展。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举办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1.3万余场,参与职工200余万人,在推动广大职工素质提升、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工会还广泛组织职工群众参加“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参与人数达36.8万人,提出合理化建议近10万条。全市打造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5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63家。连续4年开展“赣州爱工贷”工作,累计贴息500万元发放免担保贴息贷款7500万元,共帮助544名职工创业。
深入开展“助力双‘一号工程’工会在行动”专项行动。图为首届赣州市“天工杯”软件信息服务技能大赛。
今年4月,赣州市总工会在全省工会系统率先召开“助力双‘一号工程’工会在行动”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推出“提升行动、关爱行动、帮扶行动”三大行动11项举措,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赣州市总工会本级安排近800万元资金(含全额返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近350万元)用于保障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推进落实。全市开展职工数字技能培训10场,选树10名最美数字经济领域劳动者,向5000名数字企业职工赠送意外大病团体综合保障互助计划。开展“赣州爱工贷+数字经济”工作,贴息100万元,向数字创客或小微企业提供免担保无抵押贷款2000万元。
赣州市总工会还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市总工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赣深两地工会深化交流合作。促成深圳市工会系统累计采购赣州特色消费帮扶产品1700万元,赣州市4个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入选深圳市首批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名单。
当好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事情总算解决了,非常感谢你们!”近日,在瑞金经开区“三师一室”维权服务中心,受工伤的企业职工杨昌光拿到2.6万元补偿金后,感激地对工会工作人员说。一场持续4个多月的劳动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职工权益有保障,“三师一室”显担当。全市各级工会加大源头维权参与力度,持续深化“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创新开展“工会+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在全市每个工业园区设立“三师一室”,受理各类劳动纠纷案件超过2400起,化解成功率75%以上。在全省首创“沙龙茶叙”劳资纠纷维权服务机制,多次在省总工会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近3年,赣州市获评全省优秀“三师一室”和创新服务项目的数量均为全省第一。
赣州市工会在全省首创“沙龙茶叙”劳资纠纷维权服务机制。图为瑞金市总工会在茶叙室调解纠纷。
奋斗路上,“娘家人”来护航。全市各级工会持续做实“赣州爱工贷”、职工互助保障、职工疗休养等服务品牌,扎实推进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妈咪小屋、爱心驿站等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五年来,全市工会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8000多万元,累计发放工会会员服务卡31.2万张;职工互助保障参保职工突破75万人次,互助保障计划业务规模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为3万余名职工发放近1亿元理赔金。
建立机制,结对帮扶,筑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防护网”。赣州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建立“321”结对帮扶机制,发放困难职工帮扶物款2700余万元,9155户城镇建档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赣州市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中作出重要贡献集体。
开启赣州工运事业新阶段
南康素有“木匠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南康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家具产业互融互促,双向赋能,创新实施“再造十万南康木匠”工程,让40多万家具产业工人实现从工人到工匠,从“技高”到“位高”的历史跨越,为南康冲刺5000亿元家具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的产业人才基础。
各级劳动模范引领职工建功立业,有力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图为全国劳动模范彭发福(左二)带领创新团队在现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五年来,赣州市围绕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准发力,努力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上下功夫、求突破,绘就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锦绣画卷”。赣州市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健全和落实协调小组及评价考核、产改观察员等工作机制,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市委专项督查检查计划,积极发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全市分两批开展23家产改试点工作,打造了103家产改典型单位,设立5家赣州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市总本级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我市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日益突显,优秀产业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市党代表中有产业工人32人,占比5.42%;市人大代表中有产业工人52人,占比9.66%。2019至2022年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产业工人占比达到59%。
今年4月,赣州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骑手陈一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聚焦网络主播、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先后开展“一提升、两强化”专项行动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攻坚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六有六规范”建设,全市5年新建基层工会组织1700余家,吸收新会员近13万人,工会组织数达9454家、会员79.5万人,工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争创新时代工会“第一等的工作”
五年来,赣州市总工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纵深推进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创造新时代工会“第一等的工作”。
打铁必须自身硬。赣州市总工会强化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大力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着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连续多年获评全市党建工作“红旗单位”。
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赣州市总工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民主集中制等制度,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全面完成市委巡察市总工会党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强化工会人财物的监督管理,在全省率先聘请特邀经审员参与经审监督,实现对市总本级、县级工会、市直属基层工会经审全覆盖。
此外,赣州市总工会严格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先后在深圳、上海、瑞金、遵义等地举办全市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工会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深入推进工会系统作风建设,建立工会领导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联系基层制度,推动政策在一线宣讲、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记者廖福玲 通讯员邹兆荣,本版图片均由赣州市总工会提供)
荣誉榜
(2017—2022年)
国家级荣誉
●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集体
●全国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城市集体协商竞赛优秀组织奖
●全国职工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省级荣誉
●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江西省文明单位
●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江西省首届模拟集体协商竞赛一等奖
●全省工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省工会“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市级荣誉
●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赣州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