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干啥的?一文了解

2023-03-09 06:48 阅读
潮新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来了。

根据3月7日出炉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国务院将在原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这也意味着在“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形成5年后,我国的金融监管领域又迎来了一次“重磅”改革。这场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防重大、化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设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主体为“一行两会”,由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则分别对银行保险业和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尤其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层面,“跨界”、“混业”愈发成为一种趋势,“各扫门前雪”的监管模式需要得到革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便曾指出,针对新的发展趋势,需要有新的架构来对目前的金融监管实现“全覆盖”,这也是此次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之一。

此次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便要在打造金融监管新架构的基础上,有效践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一命题不松劲。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告诉记者,此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是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现,能够从规则、体制以及监管执行等方面加强金融一体化的协调,防止因监管部门条块分割而导致的监管真空,并进一步杜绝监管套利。

田轩分析,随着目前现代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金融业态、风险形态、传导路径和安全边界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伴随“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形势也呈现出复杂严峻、新老问题交织叠加的特征。对此,需要调整、形成和完善更适应当下发展格局需求的金融监管机制,在提高金融促发展动力的同时,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所说,“总的方案是要使得我国的金融体制更加完善、管理的效率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能够更安全。”

助实体、强保护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这方面,此次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田轩指出,建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通过加强金融一体化的协调,能够助力金融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金融更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院教授金雪军也认为,此次金融领域的机构改革,能够有效“缩短”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距离,促进金融资源和实体经济的对接更加精准。

“我们的金融监管越明确、越高效,就越能够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金雪军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肩负了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保护职责。

据了解,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群体中,95%以上为中小投资者。投资者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投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对于我国投资者这样的特点,以及投资者保护工作涉及链条长、范围广的特征,监管亟需通过加强监管合力,做好事前、事中、时候的全流程监管,来强化投资者保护。

对此,田轩认为“投资者保护部门从证监会下属的部门分离出来,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能够通过更统一的顶层力量,进行全市场、跨区域、全覆盖的监管,提升监管穿透水平,更好地织密、织牢投资者保护网。实际上是体现了国家对于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记者 孙一鹏)

 

编辑:李坚  审核:李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