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温菲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新京报等重要媒体采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婀芬报道:温菲,是方大集团萍安钢铁的一名员工,全国劳动模范,连续当选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和两会期间,温菲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的履职情况和所提建议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萍乡日报、萍乡电视台等国家级和省、市级重要媒体采访。关于他的多篇报道还在学习强国、新浪、网易、凤凰网等媒体平台转发,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温菲介绍了自己的履职情况。温菲每年工作之余就是去走访,倾听群众的声音,收集民情民意。在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5年时间里,他一共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37件建议。同时,他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本职岗位,讲述了企业的巨变。近几年,萍安钢铁投入10多亿元,持续进行环保提标改造,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企业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去年最后一台烧结机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已经投入运行,烧结工序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厂区还种植了各类树木上万棵,建起了生态园,饲养了观赏动物,企业环境形象焕然一新。萍安钢铁成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接待游客达1.6万余人次。
“环保既关乎企业发展,也涉及民生,更关系未来。”温菲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引起了多家媒体记者的关注。
3月13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刊登了对温菲的采访。“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正在开展具体行动。”温菲认为,钢铁行业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是低碳技术进步,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他表示,应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推进钢铁工业更好地节能降碳。优化用能效率,提高钢铁企业自发电量。在低碳冶炼等方面研发新技术,真正做到协同减污降碳。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温菲介绍了2022年萍安钢铁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2022年,企业新建的50MW发电机组提前投入运行;在利用余压、余热、煤气进行发电的基础上,探索利用新能源发电,实现光伏发电零的突破;厂内清洁运输项目投入资金1.2亿元,购置的153台新能源车辆和国六标准排放车辆,新建的23台环保充电桩全部到位,企业迈入内部汽车运输“零碳”时代……
在3月9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代表委员议国是》中,温菲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议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推进钢铁工业更好地节能降碳。
在新京报直播间,温菲与另外3位人大代表一起畅谈了“双碳”目标下技术创新和人才如何先行。温菲表示,希望由国家总体推进,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2023年钢铁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碳,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在接受江西日报、江西工人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温菲结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了自己的感受,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基层产业工人代表,更加坚定了继续深耕实体经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自己将及时把今年的全国两会精神带回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更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用自己的技术本领助力企业实现稳生产、稳发展,推动传统钢铁工业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希望我国钢铁行业早日全面迈入低碳生产时代。
今年温菲一共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16条建议,涉及经济发展、环保、农业、民航、教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