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城:开展“湖泊革命”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洪门水库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境内,作为抚河上游黎滩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洪门水库既是江西省赣抚平原灌溉和供水的重要水源,也是南城县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地,满足了全县20余万人的用水需求,有效为南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湖泊因洪门水力发电厂修建而形成,湖水面积达69.58 km 2。流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盛夏时节,一群群白鹭沿浅水边栖息、觅食,忽而群起纷飞,与蓝天、碧水相映,俨然一幅绝美、壮丽的生态画卷。
南城县高度重视洪门水库的生态状况。从2016年起,分别实施了洪门水库生态治理一、二、三期项目,其中包括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1个,水产养殖污染防治项目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或连片治理项目5个,河湖湿地生态保育项目4个,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项目1个,矿山生态恢复与修复项目1个、洪门水库网格化自动监测子站3个;争取专项资金8332.45万元实施了洪门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湖区周边采取了植树造林和严格的防污措施,共投入资金4100万元用于造林等方面,森林覆盖率达到89%,目前,这些项目均已竣工验收。
几年来,南城在水生态治理上取得了巨大成效。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通过施肥调控、土壤养分活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水质综合指数持续提升,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将落脚点放在打响“洪门湖生态有机鱼”品牌上,并向浙江、福建等地推销水库养殖的生态有机鱼,最终打开了外省市场,同时,成立渔业养殖合作社,邀请村民入股,让村民享受合作社发展带来的红利。由于规划区内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防治、水源保护得到极大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活动空间,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初步统计共有浮游动物64属、90种,鱼类有96种;湿地维管植物71科、167属、218种;野生脊椎动物212种,隶属于27目70科,其种数为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5%,洪门水库在提升自然生态体系旅游休闲服务价值的同时,区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不断提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追求生态和谐的征途中,南城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生态乐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