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礼盒近千元?端午节粽子不能变味儿

2023-06-18 20:30 阅读
北京晚报

下周就到端午节,粽子市场也到了竞争最为火热的时候。今年是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的首个端午节。按规定,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但据报道,仍有不少商家无视粽子的“瘦身令”,粽子礼盒888元、980元的,海参鱼翅粽一个100多元,随处可见。

端午节吃粽子,无论是代表人们对屈原的缅怀和纪念,还是对伍子胥心怀家国精神的敬意,都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亲朋好友赠送粽子表达情感和关怀,自在情理之中。但当下的所谓高端粽子,采用稀缺的食材,配以豪华礼盒包装,通过提升档次和奢华感,吸引的已经不是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力。部分商家无视国家规定,让更高成本的原料绑架粽子,营造出高端粽子的稀缺性。这种做法不仅容易造成浪费,也助长腐败之风,更背离了端午节文化的精神。和“天价月饼”一样,“天价粽子”无非是炫耀和送礼的载体。

经过长时间的整治,动辄成千上万、塞上黄金玉石的天价粽子已经不多见了,可每到端午节总有高价粽子的事实证明,仍有一些人对高档礼盒念念不忘、趋之若鹜,似乎礼盒有某种魔力:只有这样才有诚意,才能装得下某些不可言说的“心意”。

传统粽子是以糯米、肉类、豆沙、红枣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简单而口感浓郁。美好的味道,体现出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寄托对于未来的祝福和希望。粽子添加一些高端食材倒也无可厚非,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但某些商家推出鲍鱼粽子、海参粽子,尤其是在礼盒里添加茶叶和红酒,本意并非发扬并广大端午节文化,而是趁机炒作和牟利,更是借送礼市场的病态,发不义之财。

端午节文化与时俱进,粽子有新口味也正常,但最核心的精神不能变,更不能沦为市场的工具。动辄接近千元的天价粽子,先不说添加鲍鱼、海参是否符合美味标准,单说天价礼盒挂羊头卖狗肉,不仅亵渎端午节文化,也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对依然售卖混装粽子、贩卖送礼文化的,监管部门要重视起来,释放规则不容挑衅的信号,让粽子回归原本的味道,“轻装”上架。

(侯江)

 

编辑:刘晨东  审核:惟明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