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长安三万里》:不符史实,误导观众

2023-08-19 11:05 阅读
央广网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天宫寺,并非影片中描写的扬州”……近日,河南省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布声明称,今年暑假热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该学会还指派律师团队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赞同该学会观点,也有网友则质疑其“碰瓷”“蹭热度”“刷存在感”。

作为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一部影片一旦上映,自然就要接受观众的各种评价。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是由洛阳市社科联主管的社团组织,以研究隋唐历史文化为主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与其专业相关的《长安三万里》进行评价,原本很正常。即便该学会较真,也无可厚非。但较真不意味着要较劲,更不等于摆出一副“较量”的架势。在观众眼里,《长安三万里》就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更不是杜甫的“起居注”。既然是电影,就应允许创作团队在尊重重大史实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艺术加工,包括必要的艺术虚构。如果处处划线,责之甚严,恐怕很多电影也没法拍了。

那种担心该片“极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观点,实属多虑。难道我们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讲了那么多课,我们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历史,还抵不过这部电影带来的“副作用”?至于认为该影片中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即所谓“影响历史人物出生地、事发地的同胞感情”,这让人听起来也有些太牵强、太……

我们对文艺作品的讨论,可以各持己见,但要互相尊重、保持理性。如果上纲上线,动不动就要这个道歉那个道歉,甚至不惜采取发律师函的“激烈”动作,乃至挑起骂战,就未免有失风度。难免让人揣测,此举的目的是艺术讨论还是想蹭热度、争IP?大家不妨心平气和些,共同把话题聚焦在影视作品该如何平衡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以及如何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上。这样的讨论或许更有意义。(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秦川)

 

编辑:李坚 审核:欧阳兴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