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以下,江西多家银行调整单日限额

2023-08-19 15:23 阅读
金融时报

近日,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关于个人账户交易限额的公告。这被认为是继清理睡眠账户、严格限制开户后,银行“断卡”行动的持续推进。某城商行将单日限额调整为5000元以下,引发市场关注。

对于下调原因,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是为防范资金遭受诈骗损失,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要求等。

大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切实保护您的资金安全与合法权益,我行根据您账户的使用情况,调整银行卡账户非柜面渠道转出限额。”

其他参与调整限额的银行还有南京银行、青岛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江西南城农商银行、九江农商银行、樟树农商银行、江西瑞金农商银行、梁山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告内容则大同小异。

什么样的账户会被限额?

对于持卡人最为关心的,是否会被限额?以及限额多少?记者了解到,不同银行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调整有所区别,具体要看个人账户实际使用情况及所在地区相关政策。

总体而言,存在长时间没有交易、账户余额少等情况的个人银行账户被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的概率较大。

例如,邮储银行陕西分行8月10日公告称,将按照“银行账户功能与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原则,调整部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行调整非柜面交易渠道限额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如客户被诈骗风险,以及洗钱风险。

是否影响用款便利度?

调整限额的消息一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特别是持卡人对此讨论热烈。

有的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将反诈进行到底。”

有的网友则并不买账——“太不方便了。”

实际上,热议的背后,是对“如何平衡客户用款便利与防范诈骗”问题的探讨。

非柜面交易限额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大额诈骗,为银行客户的资金安全筑起一道防线;同时,对于持卡客户来说,可能会在日常消费、交易等方面产生不便。

不少网友表示,银行应该提高科技赋能,尽可能更精准识别哪些是正常经济往来,而不是盲目一刀切。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在受访时表示,长期以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适度调整非柜面交易限额也是提升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质效水平的重要举措。整体来看,降低银行非柜面交易限额在提高交易安全性和落实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金融机构在实施这一限额调整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客户需求和便利性,确保将对客户交易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可申请上调限额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银行提示,若账户交易限额无法满足资金结算需求,无论是对公账户客户还是个人银行账户,都可以携带相关证件材料到开户行申请上调限额。

由此来看,如何平衡客户用款便利与防范诈骗,仍是银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娄飞鹏表示,接下来,银行可以对个人账户管理灵活性方面积极探索,如银行设置个人账户交易限额,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置,也可以通过采用密钥等方式申请提高交易限额上限,从而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之间有效平衡。

 

编辑:熊细娇 审核:欧阳兴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