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RK近视手术”患者称如今患多种眼病,与三十年前手术有关吗?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内容涉及眼部健康问题,发言包含“1993年第一批接受RK近视手术患者”字眼。
图片截图自社交媒体
所谓“RK手术”,全称为“Radial Keratotomy”,是国内曾经存在的一类近视矫正手术。而如果从手术的发展史来观察,这类手术可以说是历史悠久——1973年,RK手术由前苏联专家Fyodorov创立。
RK手术在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风靡一时实则有迹可循。当前,在不少媒体的历史报道中还可以找到它们的痕迹。例如,《温州日报》曾在2005年报道,1993年,RK手术在温州曾风行一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五六百例近视患者接受过RK手术。
另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的官网上,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经历做了如下描述——1992年,高考结束后,励志走上艺术表演这条路的许先生花了1000元,做了纠正近视眼的手术,得到了0.8-1.0的视力,“当时这种手术叫RK术,在角膜上像扒开的橘子瓣一样切了8刀,改变曲率纠正近视度数。那个时候,通过手术摘掉眼镜,在很多人听来是天方夜谭。现在,每当我对着阳光照镜子时,我可以清晰看到当年的刀疤在眼睛内投下的阴影”,许先生表示。
前述记录也展示了RK手术在当时能备受追捧的原因。它利用的正是近视人群对于摘下眼镜的渴望。但在随后,RK手术就被发现存在不少弊病。
例如,在《眼科》杂志2009年第18卷第3期文章中,作者对RK手术做了较为详细的评价。这篇文章的标题为《提高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的安全性》,作者是张丰菊、郭跃,作者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文章在讲述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中介绍,RK手术的过程是在角膜周边部作一定数量的放射状切口,从而促使角膜周边松解且角膜中央变平坦,达成矫正近视的目的;但这是一种损伤角膜组织最重的术式,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过矫、远视偏移、角膜切穿、感染。
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对RK手术患者的跟踪研究。例如,《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在2005年第2卷第4期发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临床观察》一文。该文章对已经手术治疗的286例564眼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追踪观察。
结果显示,564眼术后查视力≥0.5者为100%,≥0.8-1.5者为95.3%。约12.6%术中有角膜微穿孔,全部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至6-10年未见不良后果及严重并发症。在对手术并发症的研究中,角膜穿孔、矫正不良、包括角膜炎、切口裂开、虹膜脱出、继发性青光眼、前房出血、白内障、眼内炎在内的严重并发症均被提及。文章表示,切口完全愈合需历时70-80个月。
不过,文章在结论部分提出,RK治疗近视有很多缺陷,用这种方法治疗近视随后也不再被提起,但其治疗中、低度近视仍是一种合理、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而将其与当时开展的各种激光手术相比,检查及手术方法简便、易被初学者掌握、费用低这一类原因也造成了这类手术风靡一时。
文章还提示,激光手术也并不完美,也存在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文章认为,在开展治疗时,应向患者说明利与弊,然后让患者选择。
此外,虽然用RK手术治疗近视这类方法当前已被淘汰是主流认识,但在近年的舆论中,时常会出现对于有RK手术史患者治疗白内障的讨论。(黄华)
编辑:黄文静 实习生谈海霞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