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黄继光侄子救人,闪烁“英雄精神代代传”之光
不负先辈之名,无愧英雄之后。8月24日,云南抚仙湖,黄忠凯救下相继落水的两名儿童和一名妇女,匆匆离去,不曾留下姓名。几经寻找,获悉其为德阳一名人民警察,是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侄子。此事一经发布,立马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和好评。
为何要铭记英雄、崇尚英雄?黄继光侄子救人事件,可谓给出了最生动、最感人的答案,那就是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让那种不凡的精神与力量薪火相传,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和美好。
有道是,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英雄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和肱骨,是一个民族精神品质的沉淀与凝萃。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会老去,但英雄精神、英雄气概得代代相传,才能唤醒无数人追寻英雄、崇尚英雄、成为英雄。我们从黄忠凯身上,就看到了英雄基因和英雄血脉传承的有形脉络,看到了英雄精神那种无形力量。
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看齐英雄的民族,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让无数平凡人敢于走出来、豁出去、顶上来,如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时刻,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志愿者、基层党员群众等逆流而上、排除万难,用血肉之躯铸就生命安全之屏障,凝聚起亿万澎湃力量,方能让中华民族走过一个个波涛、走出一次次险境。
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衣钵和崇高品质,最重要的莫过于从最小的事、最平凡的事做起,扎根岗位、立足本职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例如,在力所能及之时、行有余力之际,帮助那些比我们弱小的群体,于日积一善、日拱一卒之中收获助人为乐的喜悦。再如,面对他人急难和不平之事,莫当冷漠的看客和旁观者,敢于“路见不平一声吼”,保持疾恶如仇、侠之大者的肝胆与气概。
感人心者,发乎于情。我们对待英雄的情感是一致的、一贯的,情不自禁地激动、无法控制地澎湃。我们光是听到“黄继光”这个抗美援朝特级英雄的名字,就无法压抑心中起伏的崇敬之情。那个为了胜利而勇毅赴死的画面,战场上英雄用身躯堵机枪那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早已镌刻进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和记忆深处。正是英雄事迹感人肺腑、英雄精神激荡灵魂,激励我们懂得学习英雄,让他们的精神财富从课本里走出来,走进这个美好的现实里。
(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