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师范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斯意报道: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暑假,豫章师范学院共组建30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分赴南昌、九江、赣州、宜春、上饶、吉安、萍乡、湖南浏阳、新疆阿克陶等省内外,投身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身边,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关爱、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豫章师范学院领导慰问志愿者

创新宣讲形式,理论学习筑忠诚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社会实践队来到各红色纪念馆、红色革命根据地走访学习,依托当地红色资源,进一步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6月27日至7月1日,学校“新时代同心讲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上饶市田墩镇七峰村开展志愿宣讲活动。志愿者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为主题展开精彩宣讲。宣讲既有理论解读,也有实际思考,以“活”的方式、“俗”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7月10日至15日,学前教育学院的“幼见倾心·一路‘童’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原中央苏区红色革命热土——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开启一次理论普及宣讲之旅。实践队结合自身学习,用青言青语,以翔实数据、身边故事、历史对比等形式,将理论宣讲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做好“七个一”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上好“五堂课”擦亮乡村文明底色,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入乡村、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百姓心里。

强化思想引领,党史学习悟真理
青春心向党,筑梦新征程。7月3日至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薪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区域——赣州市信丰县油山镇,赴一场别样的“红色初心”之约。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走访参观、采访体验、调查研究等形式,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记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调研“红色”村庄的甜蜜事,助力苏区振兴。

7月8日至14日,外国语学院“忆来路·启新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循着“秋收起义”革命路线,走进萍乡市安源区、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体验一场“行走”的“大思政课”。在参观红色纪念馆、共上党课等活动中,实践队员们深入学习红色历史和革命思想,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情感上的震撼、行动上的启迪,鼓舞着实践队员们勇往直前,塑造坚定的理想信念、踏实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担当作为、投身强国伟业。

7月18日至21日,学校“红色校友”服务队在宜春市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毛泽东化险福地、中共铜鼓县委旧址陈逸群故居、罗湾老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等地开展追溯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精神,凝心聚力、拼搏实干、开拓进取,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践行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显担当
践行使命担当,追寻青春筑梦之旅。7月5日至11日,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寻源、寻美、寻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竹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员们全方位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引导青年学子们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7日至12日生态与环境学院“携手一抹红·共建一片绿”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来到南昌市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他们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和走访调研去了解农村的发展优势、短板和困难。在调研中,队员们结合专业素养,用“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视角,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与当地村民们密切接触,和驻村干部们促膝而谈,在交流中慢慢学会理性看待“农村发展大课题”。

7月5日至9日,体育学院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乡村体育振兴实践队、阳光助力团队,从福建长汀一路辗转到赣州瑞金。开展“追寻长征足迹,传承红色体育薪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红色体育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红色体育资源,传承长征精神,深入当地乡村开展了“红色素质拓展”“跨越时空的运动会”“体质大调研”“寻根红色足迹”等一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体育振兴,探索“体育+”模式,将体育运动与党史、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贡献出青春磅礴力量。

突出实地调研,发展成就正当时

文话山野茶园,味寻文化传承。7月18日至24日,文化与旅游学院青歌志愿服务队,来到庐山海庐茶博园,开展以“文话山野茶园,味寻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在采茶中感受自然之美;在工序繁杂制茶工艺中探寻庐山云雾茶的非遗之美;在茶文化课上品味茶文化的意蕴之美。
6月28日至7月1日,特殊教育学院“梦之翼”志愿服务队来到吉安市泰和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师范专业优势,走进特教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手语唱红歌、体验奥尔夫音乐等活动,大手拉小手推动小朋友全面发展;在老营盘镇开展移风易俗、防溺水知识、关爱留守儿童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老营盘红色文化,在缅怀先烈中赓续红色基因,在“行走的课堂”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特教“答卷人”的使命担当和青春风采。

7月4日至10日,小学教育学院的“行知”志愿服务队,前往赣东北革命老区——鹰潭贵溪市周坊镇,在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实地走访聆听周坊暴动领会革命老区精神;在周坊村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科普课堂引领小朋友树立科技梦想。志愿者们深入当地群众,学习革命精神,让科普宣讲走进周坊,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实际行动谱写一曲青春华章。

拓展实践育人,民族团结一家亲
6月21日至27日美术学院的“乡村艺课,绘民族团结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青少年实践点进行“乡村艺课绘民族团结情”开展实践活动,并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实践活动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内容涵盖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普通话推广、防溺水宣讲、乡村艺课等多个方面。实践队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水平,让同学们在学、思、践、悟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月4日至11日,音乐舞蹈学院“音·为爱”调研实践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发挥团队优势,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通过开展演讲、朗诵、趣味课堂、帮扶慰问、走访调研等形式,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受新疆发生的新变化。
以青春之名,应时代号召。广大豫章师院青年学子踊跃投身社会实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感悟交流中上好一堂堂触动人心的“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在奋斗中锤炼品格意志,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展现了学校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