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帝陵!在位仅8个月的开国皇帝,宇文觉是谁?





01.“宇文觉”何许人也?
“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

“孝闵皇帝讳觉,字陀罗尼,太祖第三子也。母曰元皇后。大统八年,生于同州官舍。九岁,封略阳郡公。时有善相者史元华见帝,退谓所亲曰:"此公子有至贵之相,但恨其寿不足以称之耳。"魏恭帝三年三月,命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大将军……
元年春正月辛丑,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路门。追尊皇考文公为文王,皇妣为文后。大赦天下。封魏帝为宋公。……
……及武帝诛护后……遣太师、蜀国公迥于南郊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
――《周书 · 孝闵帝纪》

02.如何确定为宇文觉墓?







03.墓葬中有何珍贵文物?
宇文觉年纪虽小但懂得怜悯体恤百姓,
在位不足一年的时间里,
他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次减赋减刑,
并派人救助遭受天灾的百姓、鼓励大臣举荐人才。
静陵的现世,
让现代的人们直面北周早期那一场残酷宫廷斗争,
也让人对这位小皇帝墓室中的随葬物大为好奇。



李明介绍静陵的这些陶俑都具有浓厚的军事特征,
这与当时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有关,
而高等级墓葬一般会随葬的甲骑具装俑、仪仗俑
都代表了墓主的身份地位。
在出土文物中有3件镇墓俑:
2件镇墓兽和1件武士俑。
两侧有护耳、下至垂肩,
身着白色筒袖铠,
右手稍提至胯部、手握成拳,
考古队员推测其手中应该持有兵器,不过已经腐朽。
而镇墓兽均为趴卧状,神态严肃、眼神坚定。
李明介绍,按北周的丧葬制度,
往往只有高官显贵才有资格使用陪葬镇墓俑。
此外还有骑马仪仗俑、甲骑具装俑、风帽立俑等
不同特征和造型的陶俑,
这些陶俑都呈现了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


编辑:黄文静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