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22岁突然确诊!第一批90后已成高发人群......
22岁小伙,喜欢熬夜,脑梗导致偏瘫;30岁白领,可乐当水喝,头晕手麻,确诊脑梗……卒中,也就是常说的脑梗、中风,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记者近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很多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30岁的吴先生(化名)是宁波一家公司的白领。前几天一早,他突然觉得头晕,伴有左手麻木。吴先生也没当回事,想着可能是前一天没睡好导致的,过会就好了。
直到当天下午,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头晕越来越厉害了,还犯恶心。于是他前往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赶紧检查,很可能是脑梗。”接诊的医生判断。
“不可能,我才30岁,怎么可能脑梗?”吴先生压根没把自己和脑梗联系起来。在他的印象中,脑梗至少是60岁以上老人才会得的疾病。
不出医生所料,头颅磁共振提示,吴先生确实为脑梗。医生赶紧为其办理住院手续。
脑动脉造影发现,吴先生颅内血管存在多发中—重度狭窄。可以说,30岁的年龄,血管比60岁老人的血管还要苍老。
由于吴先生是第一次发病且年龄较轻,脑梗症状相对较轻,医生建议其强化药物的保守治疗,暂时不进行支架手术。
住院期间,医生通过检查发现,吴先生患有糖尿病,随机血糖高达22mmol/L,正常值应该在7.8以下。吴先生错愕不已:“我是喜欢喝可乐,平时一般都可乐当水喝。我想着自己瘦,喝可乐也没关系,没想到已经糖尿病了。”
目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吴先生肢体麻木和头晕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他表示,接下来会好好调整生活方式,戒掉碳酸饮料,控制血糖,减少脑梗复发。
“我接诊过最年轻的卒中患者才22岁。由于送医晚,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很遗憾。”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范伟女主任医师遗憾地说。
22岁的小伙柳定(化名)喜欢玩游戏,他奉行“晚上两点前睡觉就是浪费人生”。当天,他和平常一样玩游戏到深夜,觉得头晕头痛,手也没平时灵活了。但是,没当回事。
等到第二天,柳定发现自己半边身体动不了,再联系家人。等送到医院时,左侧肢体已经偏瘫。住院治疗几天后,悲痛欲绝的家人决定带其回老家治疗。
范伟女感慨:“小伙子才22岁,人生风华正茂的时候,结果却因为脑梗导致偏瘫,太遗憾了。他年纪不大,烟龄有10多年,爱喝酒,加上熬夜、久坐等种种不健康生活方式叠加在一起,导致这么年轻就脑梗。”
柳定存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病变。这类病变由于脂质的积聚、纤维细胞的增生等,这些成分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在动脉内膜形成斑块。斑块破裂或掉落,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导致脑卒中发生。

脑梗患者的影像图片,左上角深灰色区域提示脑梗。图片来源:宁波晚报
近日,话题#第一批90后已成为中风高发人群#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脑血管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范围来看,25岁以上人群罹患中风(脑卒中)的终生风险为24.9%,我国这一数字接近40%。
当前,第一批“90后”已成为中风高发人群,相关识别、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青年卒中患者有这几个共同点

脑梗患者的血流灌注图。图片来源:宁波晚报
-
“中风120”口诀
-
“BE FAST”口诀

遇到突发脑卒中如何急救?
在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1人死于中风,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达1300万人。
如何预防脑卒中?遇到突发脑卒中如何急救?一起了解!







编辑:章峰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