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只求流量难成经典,优质作品才能屹立不倒

2023-11-17 10:41 阅读
大江网

  11月16日,抖音平台发布《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公布近期累计下架小程序内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2023年可以说是短剧的商业元年,短剧成了贯穿全年的火爆投资项目,一方面“XX24小时用户充值金额破了1200万”,“XX24小时充值破2200万元”,“XX上线24小时破2300万”等消息频传,短剧确实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与传统长篇巨制的电视剧相比,短剧将看点浓缩,情节连贯,在时间碎片化的当下,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从而迅速获得流量变现。制作方也减少了情节上不必要的铺垫、缩短了制作周期、节约了制作经费。

  但是,另一方面,部分短剧不讲剧情逻辑只靠流量推动的快消式产品也难免与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挂钩。随着巨大利益而来的,是质量参差不齐的短剧作品频出,不少以“擦边”“恶搞”“暴力”为噱头的短剧钻了空子,流入市场。作为一种内容产品,加强短剧的监管十分必要。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5日消息: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加强规范管理,有效净化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下一步,将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取得立竿见影成效。

  可以说,开展短剧治理,是对众多只追求流量的短剧制作者的当头一棒。想要在影视产业稳占一席之地,高质量的短剧才是王道。

  确实,很多短剧被巨大的流量蒙蔽双眼,粗制滥造,低俗悖德,不仅让短剧的路越走越窄,更偏离了主流价值导向。从短剧的剧情设定看,一些平时看不到的题材激起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豪门弃少”“千金保镖”“镇国神婿”这些违背常识的题材成了短剧市场的香饽饽。其中不乏贫富对立的剧情,以暴制暴的行为和擦边的色情内容。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短剧轻而易举的流入刷视频的人手中。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受众规模大,最近半年内,50.4%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三分钟以内的微短剧,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的收看比例为50.9%。看到比魔幻更魔幻、比狗血更狗血的短剧,如果说,对于已经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成年人来说还能一笑而过,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将产生严重的误导。过分追求流量,让很多短剧制作者成为资本的奴隶,遗失了创作的初心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粗制滥造不仅让审美降级,更会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确实会有少部分公司和资本因为短剧受益,但整个社会风气却会深受其害。

  好作品才是时代追求,经典还需细心打磨。一部好剧首先确定正确的价值导向,优质短剧的创作要选好主题,符合时代发展主流趋势的剧集不以时间长短论英雄。可以是长篇巨制的《觉醒年代》《山海情》,再现民族危亡之际的觉醒和艰苦奋斗精神,也可以是短小精悍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异国他乡彰显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其次要打磨剧集内容。文化消费被重视的当下,观众想要看到的剧集影片要具备更精美的影像呈现、更丰富的人物情感、更有内涵的主题表达,真正高质量的作品才能既叫座又叫好。比如央视点名表扬的《人世间》,创作者深情回望一段百姓的历史,合奏家国命运交响。为了真实地还原那个年代的生活,导演组特意搭建了将近8000平方米的拍摄基地。反观短剧行业,十天拍摄一个剧,没有场景全靠后期,没有逻辑衔接和剧情铺垫,上一秒“枪战”,下一秒“皇上驾到”,无厘头的剧情和内容一对比则高下立见。

  短剧违规下架,创作者应该反思是继续靠低质作品博眼球还是打磨内容赢得短剧口碑。想要在影视产业立足,就应该明白受众的真正期待,靠擦边侥幸寻求一时刺激的“速食短剧”,难以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毫无内容和价值的作品也会随着热度褪去沦为烂泥。过度追求流量终究会脱离观众,流量总是幻灭但经典永不过时。(赵梦圆)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