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成年人最大的清醒:远离“情绪勒索”的人
有人说:“一段关系破裂的根源,是过度索取情绪价值。”
深以为然。
人与人相处,固然需要情绪上的扶持,但如果过度依赖对方,那么,就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
情绪勒索的人,脾气暴躁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有一种人,他们对待外人彬彬有礼,却总是习惯把坏脾气发泄到亲近的人身上。
因为在他们看来,外人会跟自己计较,而关系亲近的人,则“有义务”包容自己的坏脾气。
与这样的人相处,我们总是需要小心翼翼地,生怕犯一点错误,就会招来他们的呵责。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到身心俱疲。
甚至在某些人看来,自己是如此的“优秀”,对方既然享受到了自己的好,那就要承担自己的“坏脾气”。
他们理直气壮地把坏脾气发泄到对方身上,不会有丝毫的愧疚。
一个人能量是有限度的。
如果总是为他人的“愤怒情绪”买单,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自己的情绪失衡,从而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面对把自己当成“出气筒”的人,不必纠缠,也不必较劲,选择果断地离开,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2
情绪勒索的人,喜欢抱怨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态,不纠结一时之得失。
有的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向亲近的人抱怨、诉苦,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与不甘。
当然,适当的倾诉,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频繁的倾诉和抱怨,就会给对方的情绪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扰”。
一个人的状态如何,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更取决于周围的人。
如果周围的人,大多是乐观的、积极的,那么,他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面的影响,变得对生活充满希望;
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一味地抱怨,诉说生活的不容易、工作的不顺心,那么,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消极起来,从而失去本有的热情与动力。
面对朋友的“抱怨”,我们需要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是建议,来帮助对方摆脱困境,但如果对方不思“自救”,只是把抱怨当成“解脱”的唯一途径,那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选择远离,独善其身了。
3
情绪勒索的人,一味索取
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
如果总期望对方能够时时处处照顾自己的情绪,关心自己的感受,却不考虑对方的处境,那么,很容易会令对方不堪重负。
一味索取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一旦发现对方没有照顾到自己,轻则会给对方脸色看,重则会指责对方冷漠。
很认同一句话:“我与你关系再好,也不会变成我们。”
再好的关系,也需要保留一点距离,少一点理所当然的索取与要求。
当一个人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能够做到“自洽”,那么,也就不会把太多的期望,放在他人身上了。
事实上,过高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虐待”。
人生本不易,只有放下对他人的“过分负责”,才能让自己摆脱负担,轻装前行。
4
结语
好的关系互相滋养,坏的关系互相消耗。
那些让你情绪变好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他们能够让你拥有对抗生活的勇气与动力;
而那些“情绪勒索”的人,只会让你经常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
择良人而交,才是成年人当有的自觉。
与君共勉。
见习编辑:陈笑笑 审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