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产业壮大 内容和导向不能成短板
近日,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集体宣布,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对于存在违规内容和行为的小程序或账号,平台将引导整改。拒不整改的,将对违规的剧集、视频和账号进行处置,处罚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下架违规剧集、删除或屏蔽违规内容、对违规账号禁言或封禁等。据报道,抖音近期累计下架小程序内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下架的微短剧。图据网络截图
近年来,单集时长一般不足10分钟的微短剧流行。其题材多为“霸道总裁爱上我”,女主要么柔弱小白花,要么是刚烈御姐,既能手撕小三智斗婆婆,又能在职场升级打怪;或是男士专供,一般都是离奇的底层逆袭。 基本上糅合了古早台湾偶像剧的白日梦叙事,晚间八点档婆媳剧的家长里短,90年代港片的午夜惊魂、香艳限制等。狗血的戏剧冲突,每一种都老套到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画面。据称一部100集的微短剧,只要有一个大体的剧本,随便找几个所谓网红,不到100万的成本,就能有上亿的投资回报。投入成本低,易复制,制作周期短,回本快,资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风口。
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由于资本纷纷进入这个赛道,微短剧市场剧集批量生产,内容同质化严重。此外,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一些小程序上的短剧在没有取得上线备案号的情况下,内容大打擦边球,充满了性暗示和血腥场面。这些剧集因为播出渠道隐秘,一再躲过监管,甚至部分人打着小程序的幌子行骗。青少年长期观看这些视频,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干扰;老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不够,还经常被诱导充值付费。不夸张地说,低俗劣质的微短剧就是文化垃圾,流毒甚大。
碎片化、即时性的微短剧能够兴起,一部分原因是当下生活节奏快,人们观看视频内容方式改变,这是新兴的赛道和机会。行业数据预测,2023年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接近250亿元,各大平台微短剧数量高达上千部,类型微短剧也持续火爆。但文以化人,文化产品不是普通的商品,娱乐创意更要有底线。越线狂飙的恶俗微短剧不是发展的正道,老想着挣快钱就容易走歪道。
微短剧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内容和导向不能成为短板。广电总局去年曾集中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下线了一大批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微短剧,有效肃清了行业风气。近期将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对违规网络微短剧的处置和曝光力度;同时,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等。
只要用心创作,契合时代价值,微短剧可以有大作为。当然,这离不开各生产主体的自觉,更离不开监管部门和平台的长效管理机制。
编辑:汤吉宁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