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起航奋楫行——丰城市张巷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袁方坤报道:宽阔平坦的村路,绿意盎然的田畴,错落有致的别墅……走进有着“仙女戏犬”神话传说的丰城市张巷镇,一幅乡村振兴图映入眼帘。近年来,该镇、村荣获的各级各类奖牌奖旗令人目不暇接,各行各业成绩斐然:中国传统村落,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首批五星级文明实践站、宜春“红色名村”,丰城高质量考核综合先进,丰城招商引资先进单位……面对诸多荣誉,谈起张巷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廖明掷地有声:“学习张家港,建设新张巷。‘张’帆振翅,民心所‘巷’,我们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顺势而为、奋楫扬帆,突出红色文旅这一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办成10件民生实事……”
传承基因 拯救老屋 乡村旅游热起来
“经过保护、修缮,白马古村保持了原有村容村貌,千载古村、百年老屋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来张巷镇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慕名而至,特别是今年国庆假期,游客成群结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中小学生……”谈起国庆乡村一日游,该镇红色讲解员熊田娓娓道来。
“张家巷的米,香甜可口不用洗;白马寨的女,漂亮能干不可比;杨家人的媳,多子多女有出息……”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官兵流传的顺囗溜。自古以来,白马寨的女子不但长得清秀,而且勤劳勇敢,家庭兴旺发达。据悉,1938年初,抗日烽火燃烧到赣鄱大地,贺龙妻子薛明等来到白马寨开展妇女运动,在妇女扫盲中宣讲抗日救国,组织白马寨16位年轻妇女成立“妇女战地救亡服务团”奔赴前线……
“张巷也叫张家巷,白马寨也叫白马村,大多姓杨。为弘扬白马寨红色文化,张巷开展‘拯救老屋行动’,红色、商帮、民俗、军事、匾额等文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享誉江南的‘白马寨文化’,如今保留、修复完整的巷道64条、明清至民国古建筑125幢,现有360余户1800余人。这一带好当发呢,近年来生了8对双胞胎。”据陪同采访的该镇宣传委员鄢艳玲介绍,该镇以古建筑保护为依托,以党建为引领,拟投入320万元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及停车场,投入50万元建立宜春市红色展馆和丰城市首个村级红色美术馆,打造红色教育、廉洁教育、美术教育“三育”基地。今年3月,景德镇的丰城籍陶瓷大师来白马寨采风后捐赠77幅书画,该镇利用现有古建筑进行展览,在白马寨创办红色美术馆,开展书画写生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发展文旅产业。近年来,该镇把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白马红色文化与佛西故里文化、道教古刹文化、农旅山水文化四大文化连点成线带面,提供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服务,打造以白马寨为圆心的全域乡村旅游,红色乡村游成了新时尚。将张巷山水文化与周边乡镇连为观光休闲旅游带,利用一字岭、三溪峡山水风貌做强乡情果园、橘柚、瓜蒌等绿色产业基地,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70万元扶持发展群众民宿、水产养殖及垂钓农家乐,构建“吃在张巷、玩在张巷”乡村旅游大格局。
围着项目 紧盯企业 乡镇经济火起来
2021春节,廖明在拜访邹坊村的乡贤时,得知东莞塑胶协会的企业正在向华东地区布点,有意向到内地投资。该镇抓住这一时机,派出招商小分队与东莞塑胶协会联系,邀请其到循环园区赣中金属烂尾楼考察,汇金国际城毅然决定投资20亿元发展鞋服箱包及塑料交易产业,2022年元月引进、8月动工,2023年5月开业、6月投产,带动1000多人就业,一举解决企业发展遗留问题,因此被成功入选江西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12月引进的投资1亿元的生产投影仪抗光屏的黑洞光电公司,属专精特新成长暴发型高科技企业,符合高科技发展需要,顺应丰城市基金投资发展方向。为使该企业快速落地,张巷镇营商专员协助其在园区租用高标准厂房,促使企业2022年10月投产,开创了丰城市应用基金招商的先河,尤其是高科技含量企业的引进,还带来该市发展理念的变化。
“要想发展,必须围着项目,紧盯企业。张巷镇在稳定6万亩水稻生产基本盘,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养业时,突出了领导招商、乡贤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四轮驱动作用,优化‘迎商、亲商、爱商、富商’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堵点和难点,解决融资难、招工难、产销链不畅等问题,给企业慈母般关爱,取得了税收与就业双赢。”谈起开放型经济,镇长白俊文满怀激情地说。据悉,2021年以前,张巷镇入园企业少,可用财力不足,“三保”压力大。面对如此现状,该镇做长短结合文章:短期在土地资源开发上着力,落实土地增补平衡政策,近2年增加水田面积540多亩,为项目建设腾出发展空间,提供了土地承载,为地方财政增强后劲。长期在招商引资上着手,采取奖励措施发挥乡贤作用,把项目落地后产生的税收与村集体经济相挂钩,拿出税收产生的可用财力的30%用于村公益事业……该镇力争五年内引进10个亿元以上园区企业,近3年已有20多名乡贤提供招商线索,通过乡贤牵线搭桥已落地项目6个,张巷商会获评宜春市五星级商会,荣获第十二届“江西魅力乡镇”产业兴旺荣誉称号。
在宜春办厂多年的鑫诚铜业有限公司老板是该镇范桥村委会乡贤,有意向回丰城投资,张巷镇主要领导获悉这一消息后,带领镇班子成员及时对接、主动服务,促成项目立即签约、快速落地,做到项目帮跑、手续帮办、工程帮建、产品帮销“四帮”。投资13.8亿元的鑫诚铜业项目于2022年6月签约、6月开工,今年2月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1年时间,彰显了项目建设加速度,预计年税收可突破1亿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该镇完成财政收入7203万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9万元,同比增长62.4%。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财政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5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8万元,同比增长221.3%。今年全镇税收有望突破2亿元。
破解难题 倾情民生 乡亲笑脸红起来
“感谢感谢!这座桥起码可用100年,没有好政策,村里根本就没本事修这么好的桥,真要感谢党和政府……”2023年3月16日,罗桥大桥建成通车的当天,70多岁的罗桥村村民邹国亮红着笑脸,对该镇负责重大民生项目建设的人大主席周厚保说个不停。长106米的罗桥大桥是罗桥、邵坊、塅上3个村委会共6000多人进出的必经之地,因年久失修成了五类危桥,该镇自筹设计、地勘、评审等前期费用20多万元,争取省、宜春市项目资金400万元进行新建,宽由1.8米增至7.5米,解决困惑多年的通行难。
修桥补路,积德行善。该镇以大交通谋求大发展,畅通“四桥一路一线”民生交通大动脉,构建四通八达交通网,近3年已投入700余万元建设罗桥大桥、范桥中桥、灌山二桥、花门楼桥四座桥。争取了省、宜春市专项资金1531万元,镇投入征地款及前期费用共100多万元,建设长6.46公里、宽6.5米的灌山至长坑段县道提升改造工程,打通了张巷至淘沙两镇通道,解决“邻乡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问题。正在建设的投资1068万元的S426至张巷连接线,已完成土方工程,建成通车后可解决张巷6万人春节出行难,减轻丰抚线交通压力,预计今年年底通车。
今年春季开工,投资1600万元新增一所可容纳450名幼儿入学的标准幼儿园,确保2024年投入使用;投资1960余万元建设宾馆式区域养老中心,床位由60个增至200多个;拟投资2600万元在原址改扩建卫生院,今年年底开工,可让2万基础病人就近就地就医;扶持一批让2千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小微企业……一老、一小、一院、一路、一桥、一座村落、一批企业等“十大民生工程”,桩桩件件暖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生答卷既有温度,又有厚度。该镇坚持民生跟着民声走,聚焦老百姓最迫切、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生活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把群众吃穿住行用、学乐康安美等切身需求的民生工程一一启动和落实,让群众生活更有“底气”,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