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海昏侯刘贺主墓全面开放
12月15日上午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墎墩苑-海昏藏宝”
全面开放
发布会举行
暌违已久的海昏侯刘贺主墓
在完成考古发掘
和相关建设之后
迎来了首批参观游客

作为海昏侯国遗址最核心的部分,墎墩苑(刘贺墓园)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前92-前59年)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墓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刘贺墓(M1)及侯夫人墓(M2)坐北朝南,位居墓园中心,周围七座祔葬墓(M3-M9)埋葬的则是刘贺的未成年子女、姬妾,它们与配套祭祀建筑(祠堂、寝)、吏舍、门阙、园墙、水井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园,而且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呈现了两千多年前汉代“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
刘贺墓园内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竹简、木牍、陶器等共计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的真实写照。
墎墩苑展示以“海昏藏宝”为主题,旨在表达刘贺墓园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制度的重要价值。墎墩苑把一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呈现在大众面前,它的正式开放,对深入阐释遗址的突出普遍性价值、完整性价值和真实性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墎墩苑整体建筑风貌结合遗址属性与当地风土人文,在满足保护、遗址价值阐释的要求下,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和景观,与文物环境融为一体。

尤其是刘贺主墓,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复原展示主墓结构、重要随葬品等,并结合裸眼3D动态演绎对刘贺墓各库室、藏品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墓坑上方通过360°四面悬吊荧幕,展现刘贺墓园的修建过程及汉代列侯的丧葬礼仪,全景式还原2000多年前汉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南侧墙面的升仙图艺术壁画则直观展现了汉人祈愿灵魂升仙的观念。四周墙面展示刘贺墓及其夫人墓考古发掘及保护工作、文物的保护修复及海昏之最的相关内容。
外藏车马坑通过还原车马坑考古发掘时的遗迹场景,让游客仿若置身考古现场,身临其境感受考古发掘状态。复原车马坑出土的驷马安车模型与车马出行壁画对景呈现,让游客直观感受汉代王侯出行的赫赫威仪。
未来
遗址公园
还将继续推进馆藏金属器、
漆器及竹简等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加强研究阐释
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切实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打造成为大遗址保护的
“江西样本”
和江西考古文化新名片
编辑:吴梦婷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