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活用“美e分+” 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钟冬梅报道: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康区坚持用好“美e分”乡村治理积分制平台,将之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抓手,激励基层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积极探索活用“美e分+”治理模式,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美e分+乡贤回乡”凝心聚力发挥乡贤力量
南康区扎实推进积分制示范村建设,打造“美e分”乡村治理积分制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乡村治理服务体系,以“南康美e分”为主体的“数字乡村链”入选工信部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
坚持宁缺毋滥、突出德高望重原则,做好各个时期乡贤资料的收集、汇总、采编工作;以村为单位在南康“美e分”等平台上线“乡贤榜”,打造乡贤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展现南康乡贤的风采,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案例、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及时总结、推广借鉴,由点带面向全区推广。
每年开展“最美乡贤”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有素质、有能力、有贡献的乡贤典型,形成了乡贤争相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社会氛围。
“美e分+乡风文明”文明新风吹遍南康乡土
“现在村里都在提倡低彩礼、婚事简办,我们虽然是普通家庭,也想带头做点什么,干脆就零彩礼!”南康区朱坊乡新志村村民刘志兰介绍,2023年10月她大女儿结婚,考虑到年轻人刚买房买车,经济压力大,便没有要彩礼,婚事也是简单摆了几桌。
南康区结合“美e分”积分制平台发布积分项目,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赤土畲族乡依托“美e分”积分制平台,把村民在婚丧嫁娶活动中不大操大办、不收受高额彩礼和礼金等行为量化成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南山村因积分引导激励,节约环境整治、设施管护等人工机械费用近5万元,创建清洁家庭335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5件,历史遗留问题3件,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活动200余次。
截至目前,南康“美e分”积分制平台注册认证总人数有70.79万人,积分兑换商品约13.2万人次。通过积分激励,最大限度调动了人民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
“美e分+普惠金融”金融活水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南康区将信贷支持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提升村民利用信贷资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积极性,持续推进南康区“美e分”乡村治理融入金融服务,探索创新“美e分+普惠金融”新形式,出台积分信贷激励政策,信誉良好、积分较高的家庭可以在金融机构贷款时享受家庭积分专属贷款利率、贷款额度或贴息、部分支付结算项目提供免费服务等优惠政策。
2023年9月,赣商村镇银行驻埜塘村发放了第一笔美e分积分信用贷,江西农商银行在黄田村开展了首批“整村授信”仪式,发放了第一批成功授信农户,惠及信用主体32户。自2023年9月份推出“南康美e分+普惠金融”模式以来,赣商村镇银行已在横寨乡成功发放贷款11户125万元,正在落实信用条件8户,金额75万元。
“南康美e分+普惠金融”模式的创新推广,既激发了农户通过产业致富的积极性,又有力推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美e分“积信、积勤、积检、积美、积孝、积善”行动中来,走出了“善治化育美德、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