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饭愁、吃饭难?且看上饶人口老龄化社区的破解之道

2024-01-18 06:09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社区老人在开心用餐。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报道:1月15日11时30分许,上饶市广信区旭日街道锦绣社区的养老食堂暖意融融。辣椒炒鸡排、煎鱼块、酸辣土豆丝……满屋飘香,老人们聚在一起边吃边拉家常。

近年来,为解决老人做饭愁、吃饭难,我省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因各地老龄化程度与财政状况不一,部分社区养老食堂难以长久“飘香”。锦绣社区通过用市场化收益反哺公益性助餐,为社区养老食堂可持续运营找到破解之道,吸引了省内外10余批考察团前来“取经”。

期盼公益助餐服务

锦绣社区居民赵松贤年过八旬,儿女均在浙江义乌工作。这对赵松贤老人而言,买菜做饭成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在锦绣社区,老人们做饭愁、吃饭难并非个案。年近八旬的老人章宝香,因子女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中午赶不回来给他做饭。

“出门买菜不便,多弄两个菜又吃不完,一个菜又担心营养不够。”章宝香说,偶尔下餐馆可以,长期去餐馆吃饭,经济上承担不起。

锦绣社区党委书记魏巍向记者介绍,社区在民情调查中发现,目前社区“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家庭结构居多。这种“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衍生出一系列现实问题,有的年轻人忙于上班,无暇照顾家中老人;有的儿女在外地工作,成了独居老人……去哪吃饭,成了社区老人的一大痛点。据统计,锦绣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081位,70岁以上的老人有413位,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区。

“经过调查摸排,社区有用餐需求的老人400余位。”魏巍称,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小型化,高龄、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长,他们热切期盼公益助餐服务。

▲社区养老食堂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打菜。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

给老年人找“饭搭子”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解决社区老人吃饭问题,锦绣社区决定引入社会资金,采取公助民营的方式,开办社区养老食堂,为有需求的老人公益助餐。

“为了办好社区养老食堂,我们与投资人黄新华,去了省内外部分社区考察学习。”魏巍告诉记者,事实上建社区养老食堂,群众有需要,政策也有要求,《“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打造一批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

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黄新华发现社区养老食堂大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虽然政府部门有补贴,但因只服务于社区老人群体,市场狭小,存在盈利不足,一些社区养老食堂无法持续运营。

黄新华向记者介绍,靠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让社区养老食堂持续运营,他决定将社区养老食堂的公益性兼顾营利性,给社区老人找“饭搭子”。在当地民政部门的指导下,黄新华把社区养老食堂开在社区临街的弄子里,这里恰好是凤凰名都等6个小区的“10分钟生活圈”,同时周边还有多家服装厂,如此一来保障了稳定的客流。在满足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社区养老食堂面向社会开放,此举增加了利润空间。

“社区老人用餐,每人每餐收取5元,保障两荤两素,这个价格是亏本的,但我通过对外开放营业,按照菜品不同,每人每餐收取12元、15元、18元,略有利润。”黄新华告诉记者,这部分收益反哺公益性助餐,除此之外,区民政部门给予社区养老食堂启动建设资金5万元,每年补贴2万元运营经费,社区则出面协调到160平方米的店面,每年只象征性收取100元的租金,并给予水电费减免,从而实现了社区养老食堂可持续运营。

 

编辑:张瑜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