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及饮食控制

2024-02-02 04:28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彭翀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五官骨外科

  民间一直有“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很多患者在骨折后就一直卧床休息,实际上,这是不对的。骨折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骨折处的恢复。同时,骨折康复期间的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和饮食控制知识。

  一、骨折的康复训练

  骨折后,要做好骨折处的固定及康复训练,这样才能让病人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骨折后的固定是进行康复训练的前提,完成固定后,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在不同的恢复阶段进行康复训练。

  (一)骨折固定期间的康复训练

  一般情况下,病人在进行了骨折复位和固定以后,骨折处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而且会持续很久。临床实践及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的肿胀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重要因素,故骨折固定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尤为重要。为了保持伤肢近侧和远侧无固定关节的灵活度,在骨折固定期,患者每天要做多次关节运动,以保持伤肢无固定关节的运动功能,防止挛缩的发生。对于上肢骨折,应注意加强肩关节的内旋、外旋和外展,手掌和手指的弯曲,拇指的外伸等;如果是下肢骨折,需要多次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运动。在此过程中,在骨折固定部位要做有韵律感的等长收缩训练,使骨折端受到轻微挤压,这样更加有利于骨折迅速愈合。另外,因为有不少关节内骨折的病人康复后会留下关节功能障碍的后遗症,所以在固定2~3周时,应该每日卸下外固定装置,让骨折在无负重的情况下进行损伤关节的活动,活动十几分钟后,重新安装外固定装置,持续保持固定。

  (二)骨折愈合期的康复训练

  在骨折愈合期间,患者的骨折处仍有部分残留肿胀,因此康复训练以缓解肿胀、牵引挛缩组织为主,并且配合骨关节活动,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适当锻炼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康复训练中,应以受损关节的轴为核心进行活动,动作要注意平稳,避免用力过大造成关节二次损伤。如果患者的关节比较僵硬,还可以使用一只手握住关节近端,另一只手握住远端,双手轻轻牵拉,辅助关节进行前后旋转、外展、内收等方向的运动。随着康复训练的进展,患者应当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最好是让肌肉有轻微的酸痛、疲劳感。对于无神经或肌肉损伤的骨折患者,可以在愈合期进行一定强度的抗阻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肌肉的感觉,如果有痛感,应当立即停止训练,并且在后续训练中以小幅度活动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复训练中,要注意避免诱发性损伤。简单来说,比如下肢骨折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身体协调性降低,此时很容易摔倒,进而造成诱发性损伤。

  二、骨折后的饮食控制

  中国民间对于骨折有很多有趣的说法,比如“以形补形”,很多人骨折后认为猪骨汤能够达到“以形补形”的效果,所以大肆进补猪骨汤,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骨头汤中有大量的钙、磷元素,这些元素会增加骨骼中的无机质,使骨折伤处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失衡,不利于骨折早期的恢复。还有一些患者骨折后购买大量的钙片进补,这也是一种错误做法。骨折后,断端会释放出大量的钙质,钙盐会游离在血液中,使血钙浓度升高。当血钙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济、疲乏等症状,甚至造成昏迷。

  那么,骨折后应如何正确饮食呢?

  在骨折早期,患者骨折断端会有严重的瘀血、肿胀,可能引发炎症反应,患者极有可能发热。在此时期,患者应当尽量清淡饮食,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面条、稀粥等,以促进炎症消退。骨折后的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骨骼开始逐渐愈合,这时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优质红肉、鱼类、鸡蛋等,蔬菜上尽量选择维生素C含量高的品种,比如西红柿、白菜、胡萝卜等。在骨折的第二个月,可以开始适量食用一些营养汤食,如猪骨汤、鸡汤、鱼汤等,但也应注意合理控制汤食中的盐量。

  虽然骨折对于身体的损伤比较大,但是患者骨折后也不应一直躺在床上休息,应当尽快参加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根据不同时期进行饮食调节,从而促进骨折的康复。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