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守正创新树文明校园 思政铸魂育时代英才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许永富、朱玉洁报道:南昌市第二中学不断强化领导力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思政课建设新高地
近年来,该校出台了《南昌二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实施计划》《南昌二中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了思政课建设制度框架,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引领学术前沿的“旗帜课程”、塑造学生灵魂的“金课”。

该校党委书记、校长万瑛直接负责,与思政教研组保持密切联系,多次走进思政课堂讲课、听课、评课,现场指导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挑战。校领导班子成员也积极履行听思政课、讲思政课的责任,参与集体备课。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该校加强思政教研团队建设,支持教师学术交流与实践提升。该校现有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6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南昌市高中思政课研课坊主持人。同时,该校设立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激发教师热情,激励他们坚守教学岗位,讲好每一堂课,守牢课堂主战场,进一步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教师的责任感。
坚守正道创新路,彰显思政课建设新成效
该校对课堂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机制以及学业辅导体系进行精细化规定,切实增强教学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每学年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级、市级相关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元化的途径,逐步构建“线下课堂、线上互动、实践体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实施“一化四式”(专题化+案例式+问题式+讨论式+分类式)教学创新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认同感。大胆尝试“一课多师”“同课异构”“师生共演”等新模式,拓宽教学视野,深化爱国情怀,努力打造一堂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金课”。定期围绕新版思政教材,聚焦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的疑困惑,集体研讨和团队协作,协力打造“精彩一课”。该校初中部(心远中学)参与了央视网“青春大课”栏目思政课录制,发挥片区思政课教师团队优势与高水平思政课专家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虚拟仿真教学体验平台,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体验,让课堂与舞台交相辉映,情感与场景相互融合,以情景剧的形式将思政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深耕红色文化沃土,积极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
该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该校将课堂讲授、实践体验、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起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学校深入挖掘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发挥校园内红色教育优势,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积极拓展“讲好思政课”的资源边界。立足“螺旋上升”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品牌。
配强育人队伍,提升铸魂育人水平
学校每年选派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参加校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各级各类课程培训和专题研修班,旨在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全员公开课展示活动,鼓励教师将“讲道理”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将教学研讨与教学交流展示相融合,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确保思政课能够讲深、讲透、讲活,真正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该校先后有教师担任江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习导师和校外导师、南昌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江西省吉水中学社团特聘顾问;教师获评江西省骨干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室、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省“红色文化教育”优质课、微课、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比,南昌市“红色文化教育”优质课、微课、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比等活动,先后33人次获奖。
新起点,新担当。南昌二中将不断深化思政课内涵与质量,强化铸魂育人实效性,加强体系建设,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拓文明校园新风气,积极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