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让思政课堂充满活力

2024-05-13 18:06 阅读
大江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为新形势下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以“小话题”阐释“大理论”,以“小故事”演绎“大道理”,做到通俗化、大众化,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并且深植于内心。为此,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滴细灌”。结合身边的人,举身边的例,抓准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创新理论讲得有滋有味,让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身”,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教,当好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思政课教师要潜心钻研业务,创新教学方法,学懂弄通创新理论,精益求精备好课,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浅出讲好题,做到融会贯通、手到擒来,让思政课有活力、接地气。

  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思政课不能局限于课堂,要在实践中加深消化和理解,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以及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社会、体验人生,受启发得教育,增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可邀请功臣、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让思政教育浸润学生心田。校内校外结合,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思政课的影响力、感染力。

  百年之计,立德树人。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邱春桃)

  编辑:熊细娇

  校对:徐楫越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