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变异“礼数”给良缘添堵

2024-05-15 11:55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改口费、下轿礼、盖头费、“三金”、谢媒礼、年节礼……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些地方除了高价彩礼,还有名目繁多的婚俗“礼数”,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婚姻综合成本不断提高。

  与“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三金重”等高价彩礼相比,这些所谓的婚俗“礼数”在单项金额上也许并不“扎眼”。但是,这些“礼数”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会给当事人带来沉重负担。

  从现实看,治理变异的婚俗“礼数”,群众是打心底欢迎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向好的现象。如一些地方对婚闹陋俗坚决说不,在维护了公序良俗的同时,又减少了不必要开支;再如,当下年轻人流行的“无车队、无接亲、无伴娘伴郎”的极简婚礼,摒弃了繁文缛节的束缚,主打勤俭节约。

  这些现象昭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勤俭节约、健康向上、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风尚都不会过时。我们不妨加强村规民约的刚性约束,从反对大操大办、遏制随意炮制婚俗“礼数”等事项抓起,通过倡导举办集体婚礼,致力简化婚宴流程、制定婚宴标准等方法,让婚俗礼数回归简单、质朴的“本心”,减轻群众负担。

  需要正视的是,花样迭出的婚俗“礼数”,其实就是高价彩礼的“衍生品”。换句话说,高价彩礼的治理,不能只盯着彩礼做文章,而应该破解“整体婚俗”花费高的现实土壤想法子。

  比如,针对有些青年社交“朋友圈”窄的问题,相关职能单位不妨多当几回“红娘”,组织青年线下联谊会、交友会等公益性活动,多开辟“相亲角”。要让青年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介自己、了解他人,促进“牵手”。又如,针对部分群众有攀比之心,要加大移风易俗力度,精心选树一批勤劳致富、孝悌恭亲、和睦邻里、家风醇正、家教良好的文明家庭,发挥“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正向宣传效果。

  当然,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注重保护女性权益,着力降低生活成本等,也是推动高价彩礼“降温”、婚姻综合成本“减负”的重要环节。只有人们不再“谈彩礼色变”,青年婚恋之路才会更轻松、更通畅!

  (徐卫清)

  编辑:徐楫越

  校对:熊细娇

  审核:文峰

 

编辑:李坚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