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战雨护赣鄱——江西气象部门应对强降水天气过程侧记

2024-06-28 11:34 阅读
江西气象网

  “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落实‘6小时风险预警、3小时风险通报、1小时风险叫应’机制,及时科学做好受威胁群众的避险转移。”6月26日,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同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批示要求,要加强会商周密部署,紧盯各地严格落实防范措施。

  6月22日以来,江西省出现持续强降雨。6月22日0时至27日9时,江西省平均雨量141.0毫米,45县(市、区)536站降雨超过250毫米。截至目前,江西省12个重点水库超汛线,乐安河、修河、锦江、鄱阳湖等水位均已超警戒。

  暴雨过程接二连三,防汛气象服务面临着多线作战,江西省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撑起“平安伞”。

  预报服务“千方百计”

  随着雨势逐渐加大,6月24日9时30分,江西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省局领导班子24小时坐镇一线,全力应对赣北持续强降雨。

  为更好地“解码”本轮降水过程,省气象局将雷达从常规降水观测模式调整为强对流观测模式,增加强对流系统的垂直观测精度。省气象台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提高对流尺度数值模式的短临预报能力。

  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为精准的预报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早在6月21日,江西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气象呈阅件,指出22至25日雨带再度南压至江西,赣北部分地区有暴雨,提请注意防范。截至6月27日,省气象局共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决策服务材料8期,为省防指提供6小时雨量专报17期,向应急联动单位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期。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省防指于24日20时调整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省气象局联合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江西省今年首次地质灾害红色预警。联合水文部门报送防汛“三个3天”预报专报4期、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气象预警2期。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期。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稻田渍涝风险预估客观产品3期。为全省10座省属水库开展面雨量预报服务8次,为公路、铁路、保险、电力、水库等部门提供气象预警信息15期。

  汛情就是命令。落实强降水“631”风险预警机制,全省气象部门及时开展1小时电话叫应3617人次,并启动高级别预警叫应,“叫应”人员覆盖至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确保应叫尽叫。同时,进一步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云盾”气象预警机,以“机制防御”叠加“技术防御”,织密防汛减灾“安全网”。

  省气象局组织三支“云盾”气象预警机安装队伍,马不停蹄前往受降水影响较大的上饶、九江、景德镇三市的6县112个乡镇安装气象预警机。通过江西“云盾”气象预警机,气象部门滚动向乡镇防汛值班室、防汛责任人,提供临灾预警叫应服务,实现点对点精准靶向预警,为乡镇(街道)科学有效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支撑。

  “我们根据云盾预警机显示的1小时强降水预警、实时雷达回波、雨情等气象信息,加密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发现龙桥村地灾隐患点有山体滑坡迹象,立即对山脚下的一户四人进行转移安置,云盾预警机为我们转移村民争取了宝贵时间!”彭泽县杨梓镇政府、地灾巡查人时光对云盾预警机竖起了大拇指。

  气象预警“铺天盖地”

  全省气象部门用好部门内外各类信息发布资源,实现“关键少数”重点覆盖、重点单位精准覆盖、社会公众广泛覆盖。

  “预计未来3小时,湾里、新建区、经开区、红谷滩区、东湖区、青山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高新区、南昌县的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6月24日10时40分,南昌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南昌市民惊讶地发现,除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电视等渠道外,在南昌市的公交、出租车、地铁站台等电子显示屏上,都能够看到这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

  预警多提前一分钟,群众就多一分保障!为进一步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气象部门频繁出招。省气象局联合南昌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南昌城区公交、地铁电子显示屏的预警信息实时发布,确保市民出行中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6月24日11时30分,宜春、南昌、上饶、鹰潭、景德镇等地的三万余名综治网格员,都收到了江西省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请他们注意防范强降雨。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使用精准靶向发布系统对接江西省综治网格平台,实现了预警信号发布区域所有街道、乡镇的全覆盖。

  此外,省气象局与省通信管理局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机制,联合提升特殊情况预警短信息发送效率,实现基于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机用户(包括全国漫游用户)全覆盖发布模式。

  “您好,咱们气象部门的高级别预警发布得很及时,可以纳入市级广电应急平台……”6月24日上午,景德镇市广电网络办公室主任龚挺杉向市气象局打去电话,主动提出扩充高级别预警发布渠道和覆盖范围,目前双方已完成对接发布事宜。

  “汛”速传播,“面”上拓展。全省气象部门广泛发布传播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开展“人人懂气象,个个会预警”专题行动,通过“自媒体+融媒体”,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推动公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增强防范意识。相关新闻通稿及素材被央视新闻、央广网、江西日报、大江网等各类媒体采纳,参加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组织的联合直播,并被央广网客户端推荐。

  联动联防“同舟共济”

  降水还在持续,考验依然严峻。江西省多个部门共同筑牢防汛堤坝,防范应对不利影响。

  省自然资源部门依据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短临预警产品,成功避让多起地质灾害;江西多个景区发布通告暂停营业,省文旅厅发布提示出行游客根据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及时调整行程;6月24日20时,省水利厅将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应急响应,压实防汛责任。景德镇公交公司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暂停24日上午6时至12时的市区公交线路;珠山、昌江和昌南新区教体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辖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穿过浔阳城的风雨,看见气象工作者和他们站在防汛一线。

  九江市水利局启动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市政部门在中心城区易涝点位做好应急防涝保障;公安交警全员上路,紧盯低洼、易积水路段,加强路面巡逻和指挥疏导;多个水库开闸放水腾出库容,确保安全度汛;消防部门出动帮助受困群众转移……

  气候相似、毗邻相依,“邻里智慧”相交,栉风沐雨同行。

  连日来,上饶市气象局与衢州、黄山、南平市气象局互相通报降水信息,对过程前期各市气象服务开展情况信息共享,联合制作《衢黄南饶气象服务信息》,对4市11个交界县(市、区)有关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进行“叫应”。

  在南昌,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号灯”持续闪烁,相关单位闻“汛”而动。

  市气象局制作的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快报,被分送至市城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等单位。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根据气象交管联络工作群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对市内受积水影响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督促指导属地政府提前做好预警区内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工作。

  作者:黄奕廷

  审核:钟微

  (李钦 陆艳 易雪婷 黄兰 曲澍桦 司加义 周亿萍对本文有贡献)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