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必须知道的破水治疗知识

2024-07-12 09:53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石慧娟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一、破水的概念和症状

  破水通常是指胎膜破裂并且胎膜中的羊水流出,多数表现为阴部流出清水样液体浸湿内裤,常常活动时明显,难以控制。常常见于孕足月临产时破水,也有少部分孕妇在未足月时发生破水,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腹胀痛。

  孕晚期如果发现阴道水样分泌物明显增多,并且无法加以控制,需及时关注,长时间阴道流水有可能出现上行感染胎膜、脐带脱垂等问题,从而危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并增加产褥感染的概率。孕晚期或足月阶段,如果出现肚子不规律疼痛或一阵一阵的宫缩,随后发现阴道水样分泌物明显增多,则考虑破水的可能性较大,应尽快看产科医生并进行B超、内诊检查,以明确是否破水,一旦破水需及时住院。

  二、常见的破水治疗疑问

  (一)孕妇破水了要马上去医院吗

  正常的分娩,一般是在子宫口开大的过程中或子宫口开全、胎儿进入产道时开始破水。破水以后宝宝很快就要出生。孕妇破水后不管有没有宫缩,应尽快去医院并最好保持平躺的姿势,不要直立或坐起来以免胎儿脐带脱出,预防更多的羊水流出,导致宫内羊水过少,经产科医师评估后再明确是否可以下床活动,如果孕足月,胎头衔接良好,可以下床活动。

  (二)破水后羊水会在短时间内流光吗

  破水后羊水通常不会流光。羊水在胎膜破裂时,先流出一部分,由于胎头在入盆时堵在子宫下段或者宫颈口,起到了堵塞的作用,剩下的羊水也不会一下子流光。破水后孕妇不要随处走动,最好平躺,可减少破水量。

  (三)破水后,孕妇可以自行下楼坐车去医院吗

  一旦发生破水,孕妇应立即躺下来,而不是走动或站立,足月少量破水可自行前往医院就诊;足月破水量大的孕妇,可尽快平躺或抬高臀15°~30°,以减少羊水流出的量和速度,请立即呼叫120中心接诊送产妇去医院。

  (四)破水后,孕妇在送往医院途中要采取什么姿势

  破水的孕妇在送往医院途中,需采取臀高的躺卧姿势,外阴垫上干净的卫生巾。

  (五)破水后,如果还没到预产期或没有规律宫缩,需马上去医院吗

  破水是分娩过程中的重要征兆,指的是胎膜破裂,羊水流出。一旦出现破水,无论孕妇是否已到达预产期,或者是否出现宫缩的情况,都应高度重视。因为破水后,胎儿可能面临感染的风险,同时羊水流出过多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务必拨打120将孕妇送往医院,以确保母婴安全。

  三、如何判断是否破水

  破水后,有的孕妇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有的孕妇会突然感觉有较多的液体从阴道流出,但肚子都不会有疼痛感,所以很容易与漏尿相混淆,不过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鉴别:

  (一)看颜色

  尿液通常是清亮的,而羊水可是无色、透明的,也可混有白色的胎脂或黄绿色的胎粪。如果羊水是黄绿或深绿色,提示胎儿宫内有缺血缺氧,处于宫内窘迫状态。如果羊水是金黄色,可能因为母儿血型不合溶血致羊水胆红素增高。如果羊水是黏稠黄色则提示过期妊娠、胎盘功能不全等。

  (二)闻味道

  尿液有氨水味,羊水没有异味,如果呈浑浊脓性或带臭味,则提示有宫腔感染。

  (三)是否可控

  破水是从阴道里流出的液体,不能自己控制。尿液是从尿道口流出的,可以控制。

  (四)羊水试纸

  孕妇可以提前准备羊水检测试纸(部分药店有专用护垫型测试纸),如果怀疑破水,将专用护垫放在内裤上,流出的羊水会使橘黄色的试纸变成深绿色。

  四、破水后的正确应对

  (一)不要站立

  如果孕妇在破水后保持站立的姿势,从医学的角度,这个动作有潜在风险,容易导致脐带脱垂,羊水流出过多,宫腔压力突变,严重者可能发生胎盘早剥,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胎死宫内或分娩时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

  (二)保持镇定

  破水的产妇应在第一时间平躺,同时放松心情。如果确定是破水,产妇需及时躺下,家人也不要过于慌张。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产妇立马平躺,用枕头或者衣服把臀部抬高15°~30°,防止脐带脱垂,尤其胎儿臀位和双胎产妇更应该注意。

  (三)保持外阴干净

  如果羊水的量比较少,产妇可以在阴部放一片卫生巾,如果羊水的量比较大,可以使用干净或专用的妈咪产后护理垫垫于会阴部,降低生殖道感染风险。

  (四)立即赶往医院

  只要发生破水现象,不管产妇是否到预产期,有没有子宫收缩,都必须立即赶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总之,破水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出现疑似破水情况要及时寻找专业医疗机构,保障母婴健康。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