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小水滴”社会实践队赴安福开展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谢雨蓉)为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连日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小水滴”社会实践队深入吉安市安福县开展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多方联动调研谋发展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为更深入了解安福县清江村状况,实践队来到清江村村委开展调研座谈。通过调研座谈,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人才的支撑。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和创新源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 精神因传承而发扬
为教育引导实践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小水滴”社会实践队前往安福县钱山乡虎龙坪战斗遗址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在红军后人陈雪勇的带领下,参观了虎龙坪战斗遗址群、红军井、刘启明团长墓及哨棚里红军墓群等地,深刻体会红色文化,继承红色精神。
在钱山乡油市村石里自然村,队员们实地参观了烈士贺服丹、彭学漪的旧居等历史遗址。86岁的居民贺文范详细讲述了钱山人民的抗争历史,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

碧水清波映笑颜 防溺水安全进心田
针对夏季溺水事故易发多发的特点,队员们及时向村民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水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针对溺水事件多发的青少年儿童,实践队员们一方面通过PPT、视频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防溺水知识,并通过互动演绎、趣味知识问答等方式,让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自救方法。另一方面,深入村民家中,向村民们详细讲解溺水事故的案例分析、预防措施以及自救互救技巧。通过防溺水宣传,为村民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在“河小青”活动中,队员们带着垃圾袋和夹子,清理河岸和田埂间的垃圾,有效改善了河流和周边环境。实践队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积极引导村民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有效地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筑牢安全防线 青春反诈同行
实践队深入清江村村民家中、学校,开展反诈骗宣传,为不同年龄段的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骗防线。
他们通过发放精心设计的反诈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讲解“杀猪盘”“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骗局。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让反诈知识深入百姓心间,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针对青少年群体,实践队则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场关于防范“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犯罪的专题宣讲。通过PPT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两卡”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远离诈骗陷阱。此外,还拍摄了关于诈骗公式的短视频,这些视频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诈骗手法拆解为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公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识别诈骗的关键技巧。

烈日熔金燃青春 争做大地“兴”农人
“小水滴”社会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探访清江乡种粮大户李明贵。
李明贵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于2016年开始在清江村承包土地。从2017年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成立明贵农业合作社到斥资购置大型收割机、巡耕机,初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再到引进无人机,加速农业现代化。李明贵在清江村承包的土地从百亩到千顷,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农业升级之路。
在参观李明贵的育秧基地时,学生们亲身参与、现场观摩了从播种到育秧的整个过程,深刻感受每一颗种子的成长与蜕变。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和农业的重要性,共同见证了科技与传统农业的完美融合,激发了他们投身农业的热情与使命感,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可能。

情牵“朝夕”心系一老一幼
“小水滴”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当地的敬老院,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清凉解暑的西瓜和营养丰富的牛奶,更用一场精心准备的文艺汇演会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参与与努力。实践队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谷粮食画”教学活动。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项源自民间、充满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五谷杂粮如何在一双双巧手下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九州皆同音 推普助振兴
“小水滴”社会实践队深入清江村,开展“九州皆同音,推普助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普通话推广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队员们通过入户调研、课堂教育、走访宣传等形式,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普及民族共同语言,助力乡村振兴。
在课堂上,实践队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诗歌吟咏、红歌传唱、汉字书写、趣味游戏和绕口令,采用小规模且互动性强的方式教授普通话。这些活动不仅引导孩子们重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的热爱,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田野间,实践队逐户发放宣传单,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国家语言统一政策,帮助村民了解普通话,以便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提升生活质量。
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入安福县的乡村腹地,共同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感受到了乡村的勃勃生机。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当地居民共同劳作,用心聆听乡村故事,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青年人应当勇担时代重任,志存高远、踔厉奋发,努力实现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