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沃野 戏传芬芳——吉水乌江镇凤翔草根剧团唱响乡村45年

2024-08-08 09:57 阅读
井冈山报

  来一段《移风易俗树新风》,唱唱农村当前的新面貌;唱一出小型采茶戏,展现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富裕……近日,吉水县乌江镇凤翔草根剧团趁农闲,在圩镇农贸市场搭台演出。演出节目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优秀的传统采茶戏,又有反映邻里和睦、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接地气的创作小戏。一个个优秀剧目在展示吉水源远流长的庐陵文化的同时,让戏曲在田间地头余韵悠长。

  “我有一个宗旨,就是办好团,演好戏。演给老百姓看,唱给老百姓听。”乌江凤翔草根剧团刘凤翔团长表示。

  刘凤翔的父亲是演三角班的主角,晚上常在家中唱戏,给年幼时的刘凤翔带来戏剧启蒙。看过父亲的戏后,刘凤翔想唱,想学,对戏剧的热爱也在心中生根发芽。可惜刘凤翔并没有太多演戏天赋,母亲曾戏称其不晓得演戏,没有出息。刘凤翔决定自己办一个农民剧团。

  “我从1979年开始办团,当时没有资金,我就上山砍竹子卖,然后组织大伙来学,办起来之后,很受观众欢迎。”刘凤翔办团时,团内都是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回忆起过往,他笑着说,“跑到永丰的时候,他们都说娃娃剧团来了。”

  办团初期,刘凤翔一连在永丰县沙园村礼堂演了十天十夜。这十天,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观众赞声连连,都说:戏演得真好,看不过瘾。观众的肯定,激发了刘凤翔的热情,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剧团办好办出彩。

  “现在我们团的戏剧班和表演班以及舞蹈班,加起来有40多人,每次演出,全部都是我带队。”刘凤翔说。

  剧团是刘凤翔办起来的,所有的开支也是他承担。现在年龄大了,都靠女儿帮衬。几十年来,刘凤翔仅团里音响、电器等设备更新就花了20多万元。“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想要办一个好节目,没有资金,就厚着脸皮问女儿。女儿说,好,老爸,我支持你。”刘凤翔愧疚地说。

  刘凤翔的女儿在新疆工作,两三年才会回一次家,每年都会打两三万元给刘凤翔用作办团经费。

  在办团初期,家里人也有过不解,但随着刘凤翔的坚持、观众的掌声、获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最终家人也理解了刘凤翔,希望他把剧团做大做强。(郭海红 刘璇 李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