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女雕塑家谢璇:怒放在雕塑艺术道路上的铿锵玫瑰
本期人物:谢璇,河北唐山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雕塑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央美院陶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在今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中,当代陶瓷雕塑家谢璇《我的父亲母亲1983-2023》作品入选“进京作品”,取得突破性成绩。
季夏时节,天气高温晴热,《见瓷如面》栏目组来到邑山瓷业智造工坊谢璇创作工作室,走进宽敞工作室,会客区一角空调在不停降温,屋内还是能感受到热浪阵阵袭来。屋中央,身系工作围裙的谢璇,正神情专注于自己手上的活,她在创作自己衷爱的雕塑作品。
谢璇创作的《花花幼稚园——听佛》系列之一“米老鼠款”作品已见雏形,只见“米老鼠”盘膝坐在石头上,身披绣花“袈裟”,静听禅道佛心。
目前已完成首道工序的蛇、狗、龙等“花花幼稚园系列”雕塑,正包裹着,即将进行下一道制作工序。作品将传统造像与现代十二生肖动物元素有机结合,一个个呆萌可爱又发人深省,既充满着现代气息,又有着对传统的崇高敬意。
“灵感来源于早年的一次教学实践”谢璇说,她让学生临摹传统人物造像,发现她们临摹下来的并非传统,而是有趣的卡通化造像,由此她得到启发。
现代人对传统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传统元素要随时代变化而赋予新的审美,于是有了花花幼稚园系列的创作。
她把古代“观音坐像”“道教三星”“十八罗汉”等各式传统人物造型运用到作品当中,融合现代十二生肖动物的形态,并分别穿披釉彩的小碎花衣听佛论道,无需区分它是人还是动物抑或佛,它们的灵魂代表着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
这一题材创作多次参加国内乃至国际当代艺术展,成为她数年来的主打作品之一,多年来她对这一系列作品的思想主题又有了自己新的感悟和理解,于是她又进一步对其作品进行创新和诠释,这一点也说明了她生来一股韧性、追求卓越的精神。
02谢璇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在成长中,父母的人生态度——要成为有担当的人,做事要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尽可能追求完美,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的父亲母亲1983-2023》就是缘于对父母的爱而创作,谢璇以专业眼光,通过雕塑语言,把父母做原型,以1983年至2023年40载的时代变迁为社会背景,用木材为媒介,塑造了父母刚结婚时到退休后的形象,表现了一对党员夫妻在时代变迁中,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革命情谊,和他们所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品参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最终入选为“进京作品”,为江西赢得荣誉。
谢璇的作品涵盖了多种材料,涉及陶瓷、木雕、金属材料等,展现了她在雕塑创作上的广泛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她先后创作了《我的父亲母亲1983-2023》《十二生肖新解》《黑白造物》《老同志》《守望》《花花幼稚园系列》《情意》《虎尊》《和和美美》《琴瑟和鸣》《盛世吉祥》等精品力作,在创意、内涵、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都非常独具魅力,触动人心、每个作品都弥漫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在视觉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其作品屡获国际和国家级大奖,成绩斐然。
谢璇,1983年生于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雕塑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央美院陶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她感恩景德镇,艺术事业在水土宜陶的自然、人文独特环境里得以充分发展,到景德镇工作生活至今15年,她说,这里承载着自己成长的印记,是人生事业宝贵的财富。
“这些年,我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及工艺的理解越深,就会对创作的各个环节要求越高,它的表达与工艺完美的结合度也就更高……”对景德镇的历史底蕴、工艺技术、材质使用上与其他产瓷区相比的优势,谢璇深有体会,养成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她说,对艺术道路的追求,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深挖的过程,才能够让作品呈现得越来越完美。
谢璇介绍,目前正在为今年年底举办个人雕塑展做准备,如今,她把别人用来消遣的时间,都用在创作上。个展包括花花幼稚园系列12个,和近几年创作的生肖雕塑,都将重新在艺术高度上再创作,还有现实主义题材系列作品,计划40-50件,将全面展示十几年来的创作历程和成果。
“忙碌的女人最美,她用汗水和努力换取生命的意义。”谢璇边说边干,用手中的泥料和泥刀,为面前打坐的“米老鼠”妆点未来,汗水沿着她的额头轻轻滑落,滴落在衣襟上,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专注,她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生动,朴素的装扮胜过华丽,令人心生敬意和感动。
(图文、视频:徐培珊、吴国东、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