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撒谎,有什么后果?

2024-09-09 11:17 阅读
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




法庭是一个严肃的场所

在法庭上

虚假陈述、伪造证据、妨碍案件审理

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三条  当事人应当就案件事实作真实、完整的陈述。当事人的陈述与此前陈述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结合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司法公正不容挑战,虚假诉讼行为会被依法处罚。诉讼当事人、参与人应当对法律、法庭存有敬畏之心,在诉讼活动中应当坚守诚实守信原则,如实陈述案件事实。







文字|张芳敏

排版丨危荣科

校对丨赖丽萍

核发 | 刘国华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