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人以渔”中窥见教育的人文关怀

2024-09-10 17:10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当景德镇陶瓷大学宣布将举办钓鱼大赛时,网络瞬间被这股清新脱俗的“鱼趣”风暴席卷,网友们纷纷直呼:“这是什么神仙大学?”而这场大赛的幕后故事,竟源自一次小小的“桥上垂钓”风波。学生的一次垂钓,意外地“钓”出了学校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深刻理解与温情回应。一时间,钓鱼成了校园里、网络上热门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

  “钓鱼大赛”的走红,实则是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一次深情回应。青春,本就是一场色彩斑斓的旅行,学生们渴望在成长的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无论是一路骑行千里返校的上海大学生,还是用镜头捕捉校园风景的年轻摄影师,又或是追着夕阳的滑板青年,都是青春活力的真实写照。然而,在校园管理框架下,部分兴趣爱好往往难以找到施展的空间,导致个性化需求与安全规范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张力。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坚持安全底线的同时,是否可以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安全地追求自己的爱好?相较于简单粗暴的“冰冷禁令”,这种以理解为基础、以引导为手段的柔性管理,无疑更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智慧与温度。

  当我们把镜头拉向远方,会发现其实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中国石油大学的捕鱼节、充满创意的高校运动会,以及那些火出圈的“时尚走秀”“校园歌手”等活动,无一不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尊重与鼓励。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在无形中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个性与共性相融合,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展现自我,这无疑是教育人文关怀最生动的体现。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的宏大,更在于其思想的深邃与文化的包容。当更多的学校能够像景德镇陶瓷大学一样,将“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时,教育的温度和力量也必将会如同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子们,无疑将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深厚的底蕴和更加坚韧的意志,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宋广朋)

 

编辑:陈笑笑 审核:周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