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文明夜市星期六”——“夜间模式”“假期模式”“共享模式”的生动实践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凌丽梅)近年来,寻乌县按照“选准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做强好品牌”的工作思路,探索打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明夜市星期六”“146”工作模式,搭建了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以其独特的“夜间模式”“假期模式”和“共享模式”等多元形式,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夜间模式:点亮群众“夜生活”,温暖人心

“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充分利用了群众周末夜晚的空闲时间,将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巧妙结合,打造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夜间盛宴”。活动通过“台上文艺表演+台下志愿服务+巡市互动问答”的形式,将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舞台上,志愿者们用山歌、快板、舞蹈、采茶戏等生动的表演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方针政策、文明新风传递给观众。
同时,创新“文明夜市+”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了“文明夜市+村晚”“村BA”篮球赛、全县“舞动文明风共建文明城”广场舞大赛、文明夜市暨谷雨乡村音乐会、首届群众歌唱大赛等活动。“夜间模式”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还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假期模式:激活乡村“新活力”,寓教于乐

“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还巧妙地将“假期模式”融入其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在寒暑假,活动特别增设了教育奖学表彰、亲子阅读、关爱“留守儿童”等内容,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的参与。通过表彰优秀学子、举办趣味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营造了崇教尚学、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同时,活动还结合乡村实际,开展防溺水教育、森林防火宣传、消防安全宣传等安全教育,增强了村民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这种“假期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假期中有所收获,也让整个乡村在假期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共享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共创文明

“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还积极探索“共享模式”,通过搭建群众参与的桥梁,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文明共享。活动中,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调动了百姓名嘴、文明实践员和25支志愿者联盟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围绕宣传宣讲、文化惠民、便民服务、法律援助、乡风文明、医疗救助等六大服务领域,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心肺复苏培训、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系列贴近群众生活的志愿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同时,还注重挖掘和表彰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评选“新六星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激励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截至目前,寻乌县“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已开展200余场,服务群众9万余人,该活动品牌已然成为寻乌县文明实践的一张闪亮名片。接下来,寻乌县将继续深化“文明夜市星期六”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构建“活力、富裕、宜居、美丽”的寻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