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昌后 广东籍大学生爱上“观鸟”

2024-09-26 16:5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示物种,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中大学校园的生态系统的现状。”“00后”观鸟人、江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超凡在他的作品《基于不同生境的鸟类观察视角探索江西师范大学生态之美》写道。

  从去年10月接触“观鸟”后,李超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观鸟活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把校园的鸟儿拍了个遍,写成6000余字的校园观鸟报告,还前往南昌周边乃至鄱阳湖开展鸟类调查活动,用镜头记录下人鸟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来广东江门的李超凡(本文图片均由李超凡供图)

  来南昌后爱上“观鸟”

  李超凡是广东江门人,现在是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高中时期,李超凡爱上了摄影,在沿海城市长大的他,时常会跑到海边,用镜头记录下大海、高山、峭壁等风光景致。

  入“鸟坑”,是来南昌之后。李超凡告诉记者,南昌毗邻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城区依山傍水,满城拥翠,随处可见树林、湖泊、湿地等生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惊叹于南昌的生态环境,李超凡开始到南昌各地拍摄生态美景,慢慢接触到鸟类摄影,并关注了“南昌观鸟指南”等本地观鸟公众号。

  2023年国庆期间,“南昌观鸟指南”发布了一篇候鸟鸟讯,内容是大批白鹤已至南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看到这条讯息,李超凡喊上同学,拿上设备,前往南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开始了第一次拍鸟“实战”。

  “我们坐公交到五星农场站,下车后走过一段十里香樟路,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鄱阳湖,大堤两侧栖息着各类水鸟。”李超凡回忆道。当他们终于抵达鄱阳湖大堤,看到数百只白鹤正聚集在藕塘里,时而结队翱翔,时而低飞觅食,场面蔚为壮观。

  那一日的蓝天如洗、白鹤翔集,被李超凡定格在图像里,也深深震撼了这名观鸟“萌新”。

初见五星白鹤

   推窗、抬头即可见鸟

  从那以后,李超凡爱上了“观鸟”,他花了大量时间“恶补”鸟类储备知识和南昌各地观鸟攻略,灵动多姿的鸟儿渐渐成为其镜头里的“常客”。

  通过阅读“南昌观鸟指南”推文,李超凡了解到,南昌是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形成了“一江十河串百湖”的湿地生态格局,孕育着丰富且多样的野生鸟类资源,全市鸟类达380余种。更让他惊喜的是,广受推介的观鸟点中,不仅有鄱阳湖、梅岭、象山森林公园这类的城郊地带,也包括省林科院、八一公园、天香园、瑶湖、艾溪湖、青山湖等城市生态景观,甚至一些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中,同样栖息着各具特色的野生鸟类。

  以李超凡所在的江西师大瑶湖校区为例,其坐落于南昌市区最大的天然湖泊——瑶湖之畔,校园占地面积3000多亩,规划绿化率达42%,有树林、湿地、灌草地等鸟类生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包括林鸟、鹭鸟类、鸻鹬类等多种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这就意味着,在南昌,“观鸟”无须长途跋涉,同样能够收获充满惊喜与野趣的观鸟体验,因为城中即可观鸟,推窗、抬头便能见鸟。

搞笑伯劳

  背着设备到校园各处“拍鸟”

  李超凡首先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校园。

  “平常有时间,我就会拿着设备,到校园的几个观鸟点走一走,没看到鸟的话,可能会在整个校园跑一跑。”李超凡说,刚开始的一个多月,由于不熟悉学校鸟况,他几乎跑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后来,随着对鸟况的日渐熟悉,再加上因为“观鸟”活动,李超凡结识了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鸟组的老师、同学们,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比如,地理与环境学院后面的荷花池常有白头鹎出没;正大广场两侧的树林可以看到寿带;方荫楼后的小型湿地则备受鹭鸟、雁鸭等水鸟的青睐等等。就这样,江西师大瑶湖校区的树林中、草坪上、荷花池畔,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架起“长枪短炮”,守着一棵树、一片草、一方水,抓拍鸟类,有时一蹲守,就是一二个小时。

  等待的时间看似枯燥,李超凡却乐在其中。他经常能观察到鸟类的一些有趣行为:春天“踩背”的白颊噪鹛、冬春之际啄花的黑尾蜡嘴雀、在灯柱上筑“豪宅”的喜鹊、成群结队在草坪觅食的黑领椋鸟……哪怕只有惊鸿一瞥,仍令他雀跃不已。丰富多彩的鸟类世界,为李超凡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光。

雄性寿带

  写成6000余字校园观鸟报告

  校园观鸟地图一块块“解锁”的同时,李超凡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了系统化的校园鸟类调查活动。

  今年3月至7月,他记录了校园内树林、湿地、草地等多种鸟类生境的鸟类栖息状况,共观察到10目27科57种的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以及寿带、红头潜鸭、棕背伯劳等国保动物。随后,李超凡撰写了6000余字的校园观鸟报告《基于不同生境的鸟类观察视角探索江西师范大学生态之美》,并在9月初发表在“南昌观鸟指南”公众号上。

  在这篇报告中,李超凡详细讲述了林、草、湿地等生境的分布情况及鸟情特征。“不同的鸟类会出现在不同的生境里。树林生境荫蔽度高,气温变化相对小,水分条件也较好,春夏期间是鸟类繁衍的集中地。相反,草地几乎没有隐蔽度,充足的热量催长了生物量,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湿地则是一个比较复合的生境,水鸟、林鸟都比较丰富,但生态系统较脆弱,需要加强保护。” 

雄性寿带育雏 

   被誉为“林中仙子”的寿带,成为李超凡的重点观察对象。今年4月,他偶然发现一对寿带在树上筑巢,此后基本每天都会去观察它们的生活,希望记录下寿带繁育的情景。

  “在繁育期间,寿带领地意识非常强烈。”在观鸟报告中,寿带鸟驱逐伯劳的经历被李超凡记录了下来。“有一次,雄鸟外出觅食,一只棕背伯劳无意间飞到了它们的窝附近,相当于闯入了领地,雄寿带察觉后,立即飞回来,驱赶外来者。要知道伯劳可是小型鸟类中猛禽,在雄寿带的攻击下也只能悻悻地逃离,可见寿带在繁殖期间的领地意识有多强。”遗憾的是,在持续观察了两个月后,李超凡发现这对寿带很久都没有归巢,接下来几天,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此时基本能够确定,寿带已经弃巢。

吴城观鸟 

  一个人“拍鸟”,到一群人“追鸟”

  在校园拍鸟时,李超凡往往是“单独行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观鸟是一项孤单的活动。

  原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观鸟、拍鸟已从昔日的“小众”爱好、“老头乐”,蜕变为席卷年轻群体的新风潮。在江西师大,就长期存在着一个观鸟“小圈子”。不少和李超常一样的“鸟痴”,齐聚于该校蓝天环保社团下设的鸟组。

  记者了解到,蓝天环保社团鸟组现有25名成员。他们大多是“00后”,来自五湖四海,专业不一,有的是资深鸟迷,有的到南昌后才“入坑”,不约而同地因“鸟”走到一起,进而与江西的鸟结下奇妙的缘分。

  来自广东肇庆的吴洪飞今年大三,同样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大一入学时,他在新生游园会上遇到蓝天环保社团“招新”,体验了一次观鸟活动,然后“就陷进去了”。吴洪飞由衷地喜欢这些飞翔的精灵,到校园周边“扫鸟”,也成为他不可或缺的课余生活。

鹊鸲幼鸟

 “我最喜欢的鸟是鹊鸲,俗名‘黑白四喜’,是一种小型鸟,圆滚滚的身体黑白相间,非常可爱,我们一般将它昵称为‘qq’。”采访中,谈及自己的“心上鸟”,吴洪飞难掩笑意。

  无独有偶,大二女生江帆是江西赣州人,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她眼中,观鸟活动多了几分诗意。“比如有一句诗叫‘日暮伯劳飞’,我们就曾经在黄昏时分观察到伯劳鸟归巢的一幕。”

  除了日常的观鸟、拍鸟,这群“鸟迷”还在“圈子”里分享鸟讯,上传鸟图,撰写攻略。为此,“蓝天环保社团”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校园飞鸟集”栏目,专门用于推送同学们的观鸟实况,科普鸟类知识,记录生境特征,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观鸟、护鸟活动。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89种鸟类在江西师大校园中被观测到。”吴洪飞说。

白鹭展翅

   新发现南昌一处“鹭鸟王国”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高峰期越冬候鸟种类超过300种、数量突破80万只,包括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等珍稀候鸟,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鸟、拍鸟。

  2024年初,李超凡参加了由蓝天环保社团组织的“鄱阳湖冬季观鸟营”,一路沿南矶山、余干插旗洲、吴城等地开展鸟类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深入鄱阳湖的荻花芦海、岸林浅滩中“寻鸟”。特别是吴城之旅,给李超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吴城,他和伙伴们不仅打卡了水上公路等知名观鸟点,还来到大湖池、常湖池这些适于候鸟栖息的碟形湖,实地考察这里多样化的自然生境。当天傍晚,观鸟营的师生们在湖畔的一家民宿落脚。彼时的鄱阳湖,落日霞光,水天一色,大家目之所及,是摇曳的芦苇、若隐若现的草滩、翔集的候鸟,绘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态画卷,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寻鸟”的路上,总是不乏惊喜。

  今年5月,江西师大蓝天环保社团联合江西省科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团队,前往鄱阳湖东南部的南昌县塔城乡水岚洲进行鸟类调查。

  李超凡也在队伍中。他和同学们深入水岚洲各处去“探点”,惊喜地发现,水岚洲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数千羽鹭鸟前来栖息。与此同时,他们还观测到黑脸琵鹭、小鸦鹃、鸿雁、白琵鹭、红嘴相思鸟、蓝喉蜂虎等不少珍稀鸟类。这次调查成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水岚洲也被誉为南昌的又一处“鹭鸟王国”。

  江西师大蓝天环保社团指导老师徐骏峰告诉记者:“5月份的调查发现48种夏季鸟类,此后,在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调查,记录鸟类增加到了80种,分别属于13目36科。” 

插旗洲白鹤

 “争取将鄱阳湖沿岸都走一走”

  到今年10月,李超凡观鸟就满一年了。如今,他的观鸟足迹已“点亮”了许多地方,近的有江西师大校园、碟子湖、乌沙河、梅岭、五星农场等,远的则到了余干、吴城等鄱阳湖腹地。

  除了观鸟活动和鸟类摄影本身的乐趣外,“我会比较多地享受这种探索的过程。”李超凡说,观鸟过程具有各种不确定性。“你可能大概知道区域里有哪些鸟,但实际上,你不知道会看到什么,这种未知性也恰是观鸟的魅力所在。”

  用镜头记录鸟儿的同时,江西的生态山水也成为李超凡这些“观鸟人”眼中最美的风景。“以前对鄱阳湖只是地理书上的印象,知道她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确实没有太多了解。来江西之后,发现鄱阳湖有着极为丰富的候鸟资源,还能看到江豚这些可爱的动物,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李超凡告诉记者,目前,其主要在南昌周边以及距离较近的鄱阳湖南岸一带观鸟,希望之后能“解锁”更多观鸟点,考察当地的鸟类和生境。“有机会的话,争取把鄱阳湖东岸、西岸、南岸、北岸都走一走。”

 

编辑:李孟玲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