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古越文化 中华道都

2024-09-27 17:51 阅读
江西省社科联

树影婆娑,潭水清幽,“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成为一道绝美风景,“鹰潭”由此得名。

角山文化和古越文化厚重悠久

鹰潭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作为曾经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角山商代窑址遗址的发掘,展现了这片土地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和创造的智慧。角山古窑炉火亘古不息,将古越文化点亮至今,为鹰潭的建置之始铺垫了文明。

道文化和心学文化交相辉映

如果说四千年的古陶文化、三千年的古越文化是鹰潭最早的底色,那么两千年的道文化和一千年的心学文化,就是鹰潭最深厚的底色。

1900年前,祖天师张道陵弃官归隐,结庐修炼于龙虎山。其后,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教——正一道。此后,鹰潭龙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中华道都而载入史册。

时光再回到一千年前,在鹰潭贵溪,南宋四大书院之一象山书院在此建成,陆九渊以“明理”“志道”“做人”为宗旨开坛授学。逐渐“象山心学”于此形成,贵溪象山书院因此被誉为中国心学发源地。

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灿烂

鹰潭,这片秀丽的土地,饱含着革命的热血与激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上清红军会师、周坊革命暴动等那段峥嵘岁月的英勇事迹,涌现了邹韬奋、夏润珍、江宗海等一批革命志士。

时代向前发展,鹰潭始终保留着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一些特有风俗让人觉得有家的归属感。如打麻滋、瓦子灯、板龙灯、赛龙舟等。

此外,鹰潭交通便利,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邓小平同志曾3次驻足鹰潭,称赞“鹰潭是个好口子”。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