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举办“梅颐献尚书·韦曜茶代酒”文化起源书画展
为赋能武宁文旅融合新内涵,助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近日,武宁县在八音楼举办了“梅颐献尚书·韦曜茶代酒”文化起源书画展,旨在以具象的展览呈现这段历史和典故的文化价值与魅力,阐述它的文化背景及意义。
![](https://newpic.jxnews.com.cn/003/043/861/00304386194_ea385626.png)
![](https://newpic.jxnews.com.cn/003/043/861/00304386195_ef12e98b.png)
本次展览活动由武宁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武宁县文化(美术)馆、武宁县博物馆、武宁县图书馆、武宁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武宁县书法家协会、武宁县茶产业协会承办。展览于2024年10月12日正式开展,为期一个月。展览由书画展、茶文化展、经典木雕展三部分组成。
武宁人梅颐是在伏生之后《尚书》传承中又一个关键人物。永嘉之乱,匈奴入侵,晋朝南迁,今文《尚书》灭失。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颐将从民间获得的古文《尚书》献予皇家。梅颐祖籍汝南郡西平县。《世说新语》记载梅颐为汝南郡西平人。汉末战乱,汝南郡西平县流民南迁豫章郡,集中安置,豫章郡海昏县侨立西平县。三国吴分海昏设西安县,西平县地在西安县(今属武宁)境内。史书记载人物,习惯性称其祖籍地。梅颐记录在《永嘉流人名》。永嘉之乱,始于311年,东晋南渡在318年,东晋侨置县没有西平。梅颐献书应在318至323年之间,身份是豫章内史,而非流民,《永嘉流人名》包括了永嘉之乱之前的流民,梅颐祖上从汝南郡西平县而来。没有梅颐献书,就没有《尚书》东晋以后的流传。
韦曜曾为西安县令,后逐渐升迁太史令、博士祭酒、侍中,领左国史,著有《吴书》《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而韦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礼仪文化中的茶文化。宋人刘弇说,秦汉以前,未有以茶为礼者。三国时,孙皓每享韦曜,许以茶荈代酒。按《吴志·韦曜传》,吴国宫廷宴会,皇帝孙皓宴请群臣,酣酒畅饮,而韦曜酒量不佳,因当时受器重,关系亲密,被特许以茶代酒。因此“以茶代酒”被视为关系亲密,或相互器重的象征。茶出现于宫廷之中,说明民间饮茶之习已经流传。韦曜以茶代酒,应是好茶雅士。三国吴宫廷之茶,或为贡品,或采自民间,当时应是野生茶树。陆羽《茶经》称,茶者,南方之嘉木。吴国西安县在产茶区之内,或许,韦曜饮茶之好,源于西安县任内。此后,茶逐渐成为宴会或居家待客的礼仪,晋代已相当盛行,唐宋尤甚。晋代唐明清均有歌咏“代酒”的诗句。宋代有大量诗文描述,山野水滨,道观佛寺,庭院楼榭,以茶会友。周代赐诸侯御酒秬鬯,宋代赐大臣贡茶凤团。在当代社会,更具意义,或身体,或酒量,或出行,不宜饮酒,以茶代酒,不失礼仪,又显亲近。
梅颐与韦曜,二历史人物也,以独特之贡献,为后世留宝贵之文化遗产。武宁,作为二人之故里,承载深厚之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书画展,爱好者以笔言志、以画抒情,此展不仅致敬梅颐尚书文化与韦曜茶文化,亦深情回望武宁历史文化之渊源。愿借此展览,使更多人了解武宁历史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助推武宁历史文化挖掘开发,为武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