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出现阶段性收缩。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累计票房383.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暑期档、国庆档分别下滑44%、下滑23%。
与此同时,微短剧爆火,日渐成为大众新宠。预计2024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而国内电影市场年票房最高纪录为2019年的641.49亿元。
仅从营收来看,微短剧非但不“微”,已经能与电影一较高下。
电影市场为何出现疲态?如何看待电影与微短剧的此消彼长?
随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崛起,短视频剧集以“快餐式”内容重塑着用户的心智。每一次在屏幕上的轻触滑动,都是一次小小的“奖励”。这种高效、快速的刺激模式,如同一张紧密的网,牢牢地抓住了用户。
电影则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观影像是一场沉浸式仪式,让观众暂时脱离日常的琐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这对时间日益碎片化的观众来说,愈显奢侈,加之电影叙事节奏较慢,对习惯了强刺激的观众来说,逐渐成为一种“负担”。
除了观众习惯变化,电影的内容和制作模式也略显过时。一部高质量影片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属于高投入、长周期产品,制作方必须承担巨大风险。制作过程中,市场需求还可能发生变化,使得最终呈现的作品与观众期待脱节。
微短剧则完全接受产品思维,拍摄成本低、周期短,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种灵活性使得微短剧能够追赶爆款内容,变现速度也快。
新的娱乐方式,“驯化”的并非只是年轻人,中老年群体亦不例外。
去年以来,在年轻人市场卷疯了的微短剧平移到中老年市场,不出所料大火。毕竟中老年用户情感诉求更淳朴,更容易被套路化剧情打动,一些爆款作品让中老年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精神保健品”。
因为傲人的“吸金”能力,今年不仅大批微短剧制作基地上马,不少文化产业园区也将微短剧列为发力重点。而国家广电总局于2024年初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鼓励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微短剧+文旅”等新模式。
电影艺术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有着独特的叙事节奏,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迂回的叙事进程来打动观众。微短剧则不然,以算法确定剧集走向,单纯以爽感为锚点,密集地制造冲突。重情绪轻逻辑、重标签轻人物,是微短剧常见的特色。
当微短剧利用人性弱点,大量基于机器算法、数据模型而生成的剧集不断涌现时,“人味”可能会被“铜臭味”掩盖,这对文艺创作来说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电影与微短剧的此消彼长,有时代变化与资本喜好的因素,但如果因此而陷入千篇一律的套路中,又会将观众的审美带向何方?
电影与微短剧,是竞争对手,但也可以相互融合,毕竟二者都是通过视听语言向观众传达情感、故事和思想的叙事载体。
影视创作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电影《长津湖》凭借先进特效技术逼真还原抗美援朝战场,让观众仿若置身于战火年代。微短剧《念念无明》利用特效增强视觉效果,尽显古风韵味,短短几分钟的剧集却有着电影般的质感。微短剧追求“电影般的质感”,技术创新和艺术求索不能止步。
观众被套路化剧情“绑架”的B面,是高质量作品供给的不足,亟待多方发力优化创作环境。在电影方面,投资方和制作方要敢于为愿意创新的编剧和导演 “保驾护航”,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与分担体系,挣脱高成本对创作的桎梏。
微短剧更是如此,在借助平台流量的基础上,要注重内容的质量提升,通过有深度、有内涵的桥段,使流量成为优质内容传播的助力,而不是让内容成为流量的“奴隶”。
任何时代,影视作品都像是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另一端连着观众的心灵世界,而寻找一种文化上的、精神层次的连接,就是这座桥梁稳固的基石。
无论电影还是微短剧,想要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表现在题材上,就是聚焦宽度和深度,满足观众对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和文化体验的热望。
电影《流浪地球》构建了一个末日世界,展现人类面对绝境时的勇气与团结;《寻梦环游记》以亲情为核心,诠释死亡与爱的关系。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视角唤醒民族情感;《亲爱的隐居先生》通过现代都市与隐居生活碰撞,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倘若有大量这样的作品,相信电影将不再遭受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的冷遇,微短剧也不再是碎片化时间的消遣,二者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与精神滋养的双重高地,只是时间问题。(撰稿:孔德淇)
编辑:陈拾梅
审核:欧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