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开展首例无牵引线新方法“安全T管”置入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付丽玲报道:近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副主任吴西雅主任医师带领介入团队成功开展首例硬镜下无牵引线“安全T管”置入术。这一医疗突破不仅为长期气管切开无法拔管又合并气道狭窄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也能帮助患者发声,同时标志着该院在呼吸介入领域向前更进一步。

据悉,“安全T管”置入术作为呼吸介入四级手术,是呼吸介入最高级别的技术之一。传统“安全T管”置入术一般采用先经声门置入脐带线或鼻胃管1根作为引线,再牵引T管近端支进入气道。此次采用的方式是硬镜辅助下,将口咽通气管置入T管,再带着T管经气管切开口置入气管,后使用光学钳牵拉T管上侧支使T管在气道内利用自身弹性膨开,无需借助牵引线辅助完成T管置入,避免先放置牵引线再穿过T管、牵拉T管的烦琐步骤。化繁为简并不意味着手术难度的降低,此术式对手术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11个月前,54岁的李大伯因酒醉后呕吐物窒息致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成功后因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长期留置导管,辗转省内各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11个月来,李大伯一直拔管困难,此次由于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排痰困难,寻求进一步治疗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就医,行气管镜检查发现李大伯气管造口内侧长有炎性息肉,堵塞了气道,任其发展将危及生命。
吴西雅了解情况后,与肖祖克主任医师、童波主任医师、周洪主治医师以及胡燕琴主管护师等呼吸介入医护团队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一致认为患者目前没有拔管的可能,且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是将金属气管切开套管换成安全T管的时机。相比于其他支架,“安全T管”有质地柔软,肉芽发生率低且几乎不发生移位等优势,因此决定为其实施硬镜下无牵引线“安全T管”置入术。
在麻醉团队的配合下,吴西雅带领呼吸介入团队顺利置入硬镜,拔出气管切开导管,对T管近端及远端放置长度进行了精准的测量及裁剪后,前后仅3分钟不到的时间,成功将T管置入气管,镜下再次观察,T管贴壁良好,手术顺利完成。
吴西雅表示,气管安全T管相对于传统气管导管具有不容易移位、气道护理方便、患者可自由发声等优点,主要适用于各种良恶性气管病变、声门区狭窄、气管软化等所致的拔管困难。运用“T”字形的支架置入到患者气管中,在确保不损害气道内壁的基础上,防止肉芽组织增生,材质表面光滑,分泌物不易潴留,也方便吸痰。截至目前PCCM已成功实施2例“安全T管”置入术,该技术的熟练开展将为神内、神外、康复科长期气管切开无法拔管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