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2024-11-13 11:23 阅读
大江网

  作者:官细珍、吴丽荣(鹰潭市逸夫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中,学会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解决沏茶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师: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同时做几件事的经历吗?

  预设1: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多才多艺)。

  师:还有不同的事例吗?谁乐意接着分享。

  预设2:一边听音乐,一边朗诵(诗情画意)

  做数学,我喜欢一边思考,一边画图分析(事半功倍)

  预设3:我一边跑步,一边看书。

  师:一边跑步一边看书(疑问的表情),同学们有异议吗?

  生:这样不安全,阅读效率也低……

  师:看来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为我们节省时间,而有些事无法同时做,得考虑周全。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师(出示情景图):请看图,仔细阅读。

  2、阅读理解题意

  师:谁来朗读一遍。

  生:……。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图中描述了一件什么事,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预设1:生说的不全面,请同学补充说明。

  师:思路不够清晰,谁来捋一捋,让人一听就明白。

  预设2:生说的很全面。

  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沏茶问题。(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出示工序图)

  3、大胆尝试,解决问题

  师:现在请你们4人一小组(同桌相互讨论),合作设计沏茶方案。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说一说:小组讨论沏茶的顺序是什么?

  ②、摆一摆:根据讨论结果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出沏茶的流程图。

  ③、写一写:在作业单上写出沏茶方案。(用箭头表示先后顺序)

  ③、算一算:算出沏茶的时间,并记录下来(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

  4、比较分析,方法优化

  师:老师抽取了几位同学的方案,我们一起来欣赏。

  展示三位学生的方案(让学生仔细阅读,教师不急于评判)。

  预设1:洗水壶→烧水→接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师:看了这个方案,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生:安排不合理,不能先烧水再接水……

  (让学生相互评价,说明这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师:原来在安排事情的时候我们还得按照一定的顺序。

  预设2: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叶

  预设3: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洗茶杯找茶叶

  师:方案二和方案三你更喜欢哪个?

  预设:方案三。

  (师板贴方案三)

  师:为什么喜欢方案三,它的魅力在哪里?

  预设:因为它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课件闪动“尽快”两次)

  师:“尽快”是什么意思?

  生:用的时间少,节约时间……

  师:能节省时间,说明这种方案的设计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我们来看看在哪里(放大流程图,紧扣细节:烧水)

  预设:烧水和洗茶杯或找茶叶可以同时做。

  师:为什么它们可以同时做?

  预设:因为烧水需要等待时间,小明可以趁这个时间洗茶杯和找茶叶。

  生:……。

  师:言之有理,表达得也很清晰!(来点掌声)

  (师强调可以同时做的写法。)

  师课件出示11、14分钟的流程图。

  师:对比分析,方案三能节省多长时间?

  预设:3分钟。

  师:为什么能省3分钟?

  预设:因为洗茶杯和找茶叶的3分钟包含在烧水的时间里面。

  预设:烧水、洗茶杯、找茶叶,三件事情只要记录一件事情的时间(烧水的时间)

  师:说的真好!谁能把她的话再说一遍。

  生:……

  师:掌声送给他们。

  5、小结

  师:像这样的既合理又省时的方案,我们叫它优化方案。

  6、回顾与反思

  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预设1:有人安排做事顺序时出了差错,有人没有找到最佳方案……

  预设2:做事情要有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节约时间为上策。

  师:看来,我们既要考虑有序,又要考虑能不能同时做,这样合理安排才能节省时间。

  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沏茶问题,数学家华罗庚爷爷也研究过。他在研究中发现合理地安排时间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他提出的“优选法”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

  【以“沏茶问题”为活动载体,紧紧抓住"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这一关键问题,教师不给任何的提示和暗示,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算一算”等策略中逐渐体会到“沏茶问题"不仅要“顺序合理”,而且还要考虑"省时合理"顺理成章地学会从"有序"和"省时"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寻找到“最优方案”。】

  三、走进生活构建模型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早上妈妈要做以下几件事:洗碗5分钟,收拾客厅10,拖地10分钟,洗衣机洗衣服25分钟,晾衣服3分钟。妈妈做完这些事情,最少要多长时间?(先写出流程图,再列示解答)

  2、晚上妈妈正在厨房忙乎,她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洗电饭煲1分钟,洗米加水2分钟,煮饭20分钟,炒青菜3分钟,烧鱼15分钟,(用锅)煮汤7分钟。算一算,做这顿饭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教师紧紧围绕"合理安排时间”借助生活中丰富的问题模型,让学生运用新掌提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最优化的方案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发散思维,进一步感悟优化思想。】

  四、全课总结,渗透德育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师:最后把华罗庚爷爷说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希望同学们能做到合理利用时间,不要留下悔恨,努力去获得智慧和力量吧!

  五、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优化方案 顺序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同时 洗茶杯

                             找茶叶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