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主席称为“帅才”的独臂将军
今年是余秋里同志诞辰110周年,让我们一起追思这位被毛主席称为“帅才”的江西籍独臂将军。
作者 | 曹小淦 肖振华
题图 | 余秋里
“把一腔热血献给革命事业——留下一只手臂;把毕生精力献给新中国建设——留下无数口油井;把无限热忱献给家乡——留下赤子之心。”
1914年11月15日,余秋里出生在江西吉安县敦厚镇坪里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15岁投身革命,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一步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余秋里故居。作者供图
从贫苦小子到独臂将军
余秋里出生的坪里村位于赣江与禾水交汇处,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在旧社会,贫苦农民不仅受天灾之害,还要承受地主阶级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
余秋里的父母主要靠租种地主家的23亩地谋生,每年辛苦打下的粮食,一半多要交与地主。若遇旱涝,田租不减,地主不但剥削农民,还欺压百姓。
那一年,余秋里的母亲与罗家的地主婆发生口角,不料几个月后地主婆抱病猝死,凶恶的地主怪罪到余家,气势汹汹地找余秋里的母亲理论,杀了余家的猪大吃一顿,还逼着买白布给地主婆做孝。这些经历深深地刺激年少的余秋里,激起他对地主剥削阶级的仇恨。
1929年,吉安地区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0月的一天,坪里村共产党员余文元召集几百名农民发动暴动,“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响彻大地。15岁的余秋里参加了这次暴动,加入儒林区赤卫大队,从此开启南征北战的征程。他先后任赤卫大队中队长,红军学校连指导员,参加了红六军团西征和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斗争。
长征中,余秋里任红二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政委。1936年3月12日,在云南得章坝战斗中,为掩护团长成本兴,余秋里的左臂被击中,简单包扎后他继续指挥战斗。不料败逃的敌人打来一梭子弹再次击中他负伤的左臂,骨头打断。可长征途中根本没机会治疗,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拖着伤臂爬雪山、过草地。渡金沙江时,仅凭一只右手,在战友的帮助下游过了金沙江。
余秋里拖着化脓的手臂走过雪山草地(国画)。程新坤/作
随着天气变得炎热,伤臂发炎红肿、皮肉出现腐烂。9月到达甘肃徽县,在受伤192天后,卫生部长用一把钟表店的锯条为余秋里完成截肢手术。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敌人打断了我的左臂,我还有右臂,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著名的西方记者索尔兹伯里听到余秋里断臂的经历后,赞叹道:“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1955年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帅中的独臂将军。
从战场英豪到经世之才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余秋里无论身居何职,都坚持有空就下到连队,了解战士的思想动态,发现先进和典型。贺龙在晋绥军区的一次会议上曾说:“今天到会的旅长、团长、政委、参谋长、主任、部长们,你们谁能讲出一个连队的工作?余秋里能讲出来,应该向他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余秋里任三五八旅八团团长兼政委。在1943年冬季大练兵中,余秋里在八团总结出“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一套新式练兵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八团的战斗力,受到中央军委表扬,毛主席称之为“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任三五八旅政委。在1947年冬季整训中,针对来自国民党军的“解放战士”出现思想纪律问题,他在全旅掀起“诉苦三查”(诉旧社会的苦、诉旧军队的苦,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毛主席亲自听取余秋里的汇报后说:“我们从中央苏区起,就想找到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并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向全军推广。
“既打得了天下、又治得好天下”,这是毛主席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尽管出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余秋里始终对发展现代工业充满期待。1930年10月,他带着赤卫队配合红一方面军打下吉安城,在城中的发电厂,他第一次接触到现代工业产品——一台50瓦的发电机。
抗日战争期间,余秋里的部队缴获一批日军的桶装机油,战士们误以为是食用油便用来炒菜,闹出笑话,这也是余秋里第一次与石油结缘。
毛主席派我搞石油(油画)。雷洪连/作
1958年,由毛主席亲自点名,余秋里从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转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开始他的新“长征”——为新中国找油!
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开进东北茫茫荒原,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余秋里和石油工人们秉承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信念埋头苦干。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油田喷出了石油,这个油田就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0年3月,一场关系中国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石油会战,在大庆拉开了序幕。在大会战中,余秋里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1963年,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一年的12月,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此后,石油部又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先后发现并建成胜利、大港、辽河等一批油田,国家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毛主席高度评价说:“余秋里是帅才。”
从心怀天下到情系老区
1965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由余秋里等人组成的“计划参谋部”,又称“小计委”。在毛主席、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小计委”主持编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被称为“是一个有骨有肉的好计划。”1966年9月,余秋里协助周恩来抓国务院经济工作,使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能够继续运转。1975年,余秋里任国务院副总理,是唯一担任这一职务的开国中将。
1982年9月,余秋里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重新穿上脱掉二十多年的军装。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以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建党建军理论指导总政治部的工作,卓有成效地研究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余秋里处处以身作则,淡泊名利。他刚任石油部部长时就立下规矩:不允许宣传部里领导,不许宣传余秋里。大庆会战时,他亲临前线指挥,住在废弃的牛棚里,与工人们同吃同工。
1983年5月20日,阔别家乡近50年的余秋里利用工作间隙回乡探亲。子侄辈来见,他告诫:“你们不要想从我身上沾什么光。”虽长期身居党和国家要职,其三弟余财发却在老家做了一辈子农民。
余秋里在吉安县坪里村和乡亲们交谈。作者供图
余秋里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对家乡和老区人民却无比情深。他对吉安地委的同志说:“我这次专程回到吉安来,主要是看望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看望吉安地区的老干部。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对这一点,每一个革命者都不会忘记,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忘记。”
20世纪80年代末,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促成井冈山卷烟厂的建成。其后为解决缺电问题,又促成建设华能电厂。1992年冬,余秋里在深圳视察,听闻工人每年可寄回家中3000元,随即把江西驻深圳办事处负责人请到驻地,建议有组织地安排农村多余劳动力到深圳等地务工,帮助摆脱贫困……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余秋里同志是老区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优良作风,是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余秋里视察江西时的题词。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