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的回响︱吃着生米,撑船送红军渡河

2024-11-25 09:40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引言: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特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的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从小跟着父母在水上漂泊长大,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哪里是家。”2024年7月,记者在于都县贡江镇见到了83岁的李明荣。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深情眺望于都河》,书里有他父亲李声仁冒险帮助红军渡河的英勇故事,也有李明荣在水上漂泊长大的缘由。

1934年10月,8.6万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的8个渡口迈出长征第一步。石尾渡口是渡口之一,也是李声仁年轻时经常捕鱼的地方。

undefined

▲修缮一新的石尾渡口。摄影丨龙楚良

在别的渡口,红军可以通过架设浮桥过河,可是当时石尾渡口附近的水很深,没有架设浮桥的条件,红军战士只能另谋出路,而苏区百姓一直是红军最坚实的后盾。

10月16日,李声仁和同乡的人像往常一样,在于都河撒网捕鱼。有几个官兵模样的人将他们招呼到岸边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过河去打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

看着来人帽子上的红星,李声仁等人认出了他们是驻扎在当地的红军部队,这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所以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到了约定的时间,李声仁召集了自己家族及周边人家的20余条渔船,一道帮助红军战士夜渡于都河。

在当时,渡河是天大的秘密,红军的战略意图不能被暴露,只能选择晚上渡河。李明荣的父亲告诉他,渡河的红军背着米袋子,挎着枪,有的还牵着马,但大家不说话,也不点灯。

“父亲一忙就是一整晚,肚子饿了怕被敌人发现,不敢生火做饭,只能抓起一把生米就着水下了肚。”李明荣说,当时于都河宽600余米,且河水湍急,晚上,哪怕是熟悉当地情况的船工,也必须全神贯注,奋力撑船。

茫茫夜色中,20余条渔船穿梭来回,彻夜不休。连续几天,李声仁等人才把数千名红军战士送过了于都河。很久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红五军团第十三师。

红军渡河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开始疯狂搜捕。为了安全起见,李声仁和其他渔民只能远走他乡,沿着于都河顺流而下。他们隐姓埋名,以捕鱼为生,漂泊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一带。

undefined

▲李明荣正在看父亲的老照片。摄影丨熊祖颐

“我就是在那个漂泊的时段出生。”从小,李明荣就常在船上听父亲说起红军,说起渡河的故事。在革命年代,英勇的红军战士让人心生敬意,苏区百姓在红军长征中所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同样令人敬佩。

新中国成立后,李声仁和其他曾经为红军划船渡河的渔民们得知“全国都解放了”,和平已经到来,这才重新返回家乡,结束了“水上漂”的日子。

2006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在400件展出文物中,有一条从于都河河床的淤沙中打捞出来的木船。作为船工后代,李明荣将一个装满于都河河水的瓶子,送到了北京,送到了木船旁,带去了家的“味道”……

艳阳之下,于都河水静静流淌了90年,石尾渡口也被修缮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客。于都河上,红军、长征、集结、渡江、胜利5座大桥先后通车,让老百姓出行更为方便,也将长征历程镌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胡宇浓、熊祖颐)

 

编辑:汤吉宁、实习生章星颖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