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丨 一只鸭,让江西这个县“火出了圈”

2024-12-11 21:09 阅读
江西宣传

随着江西小炒在大江南北火辣“出圈”,萍乡的莲花血鸭作为赣菜的代表作之一,也频繁登上热议话题。一碗看似平常的血鸭,背后不仅承载着莲花人的乡愁味道,更有着动人心弦的血性故事。

莲花血鸭制作工艺虽不繁杂,但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乡野气息。莲花县地处江西西部,北纬27°左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山岭起伏,水泽丰茂,大自然赐予莲花良好的自然禀赋,使其孕育出丰富的物产。

莲花血鸭中,放养的麻鸭是主材,鲜红的鸭血是灵魂,山野的茶油是精髓,劲辣的红椒是必备,自制的米酒是点睛,再配以生姜、大蒜等佐料,通过精心翻炒出锅后,莲花血鸭色泽诱人,喷香四溢,只需尝上一口便让人欲罢不能。

浸润着莲花乡俗的血鸭,俨然是莲花乡间礼遇宾朋的最高规格与至诚礼遇。但莲花血鸭之所以成为莲花人恋恋不舍的味道,难道真的只是其鲜美香辣的味道吗?

在赣西小城,无论是乡野村舍还是大雅之堂,血鸭始终是莲花人表达情感最诚挚最朴素的方式,也正因为这深植于莲花大地的精神根脉,让一代又一代的莲花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秉持积极向上、正气凛然的立身之基,发扬拼搏之魂。

莲花血鸭因血闻名,关于它最初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它与民族英雄文天祥集师勤王慰问莲花义士有关;一说因当地名厨曾为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家厨,在京时将此菜献给朝廷,由此登上了宫廷菜谱,名噪一时,世人皆知。历史或许难以考据,但无论何种说法,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于莲花血鸭文化历史的美好追溯,无不蕴含着人们对于忠孝节义革命气概的崇高礼赞,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切热爱。 

见证历史荣光的血鸭,烙刻红色印记的血鸭,带着独特鲜美的味道,穿越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愈加焕发出新的璀璨光芒。

近年来,莲花县委、县政府将莲花血鸭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兴业重要抓手,不断做响品牌做大产业。“莲花血鸭,赣菜非遗”专题游船亮相黄浦江畔,冠名高铁专列行销全国,不断向每位沿线旅客、他乡游子以及老饕食客们发出热情的讯号。

“一道菜带动一座城”。每年一届的莲花血鸭烹饪大赛,不仅带热了血鸭产业的人气,也将烹饪血鸭作为一种极具内涵与魅力的文化生活方式。政府的大力推动,群众的广泛参与,企业的加快发展,血鸭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大酒店小餐馆,实体店直播间,莲花血鸭这道走出大山的美食,到处都可以看到它日益精美、味道纯正的身影。

无数莲花人在传承拼搏精神,弘扬赣菜文化的道路上前赴后继。“莲花血鸭名厨大赛”十大名厨荣誉获得者刘永灿,在外地务工三十多年,辗转深圳、南昌等地开餐馆炒血鸭。听到政府大力扶持血鸭产业,毅然放弃在外打工的优渥条件回乡创业。莲花血鸭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国华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莲花血鸭烹饪技艺的推广。旅居法国创业的莲花儿郎颜彭保,情牵血鸭回归家乡,致力于将莲花血鸭故事传承光大,将莲花血鸭美誉传播海外,将莲花血鸭企业做大做强,创办了知名预制菜品牌,颜彭保联结近千农户,每天消化近万羽麻鸭,让莲花血鸭从田间地头销往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

“村居原自爽,地又是莲花。疏落人烟里,天然映彩霞”。莲花血鸭无疑是莲花人寻常生活与精神内核的集中写照,蕴含着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的交织融汇。一勺血鸭热辣入口,让我们细细品味,品出莲花的血性与拼搏精神的赓续相传。

 

编辑:陈拾梅、章星颖(实习生)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