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机票太贵能便宜一半,打败算法真正的“魔法”是什么?
网友通过故意反向评论、留言等手段,建立“人设”,从而影响算法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有创意,表面上似乎有效,但根本上却是在互联网消费关系中,话语权不平等状况下的无奈之举。纵然可能临时有效,但在平台掌握算法规则的情况下,这些“小心思”也很容易被平台“预判了你的预判”,长期效果估计难以得到保证。
大数据杀熟的本质就是价格歧视,“突围算法”需要更精准有效的治理,不能只靠消费者在评论区“吐槽”、对着话筒给App“洗脑”。整顿治理大数据杀熟,营造公平的消费环境,回归互联网服务初衷,仅靠平台自查是远远不够的。算法毕竟不是算计,真正的“魔法”还是要建章立制,强化监管,让算法更守法。
编辑:陈笑笑
审核:倪旻
延伸阅读